創新模式把握商機
上海網庭是明基投影機渠道體系中非常出色的一名成員。其創始人在最初創業時,非常渴望成為知名品牌的代理商,可對早期的他而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他沒有富余的啟動資金,沒有經驗豐富的員工,更沒有拓展下級渠道伙伴的經驗。怎么辦?于是他將目標鎖定在當時少有人關注的家用投影機市場,但其目的并不是單純地賣賣產品,而是要不斷挖掘投影機用戶的高端影像需求,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他不僅開始嘗試去了解更多的IT產品,更去了解家庭布線,甚至去學習裝修裝飾。因為他的全方位服務,業務紛至沓來。
在這種細分市場里,上海網庭獨辟蹊徑的創新模式很快吸引了諸多投影機廠商的注意,并被選定為重點培養對象,目前他們是明基投影機家用產品的第一大代理商,同時還是愛普生投影機的核心合作伙伴。用創新的模式去跟大公司競爭是上海網庭把握細分市場的成功經驗,如果不采用這種創新模式,也許他們經營三年、五年,也很難形成和大投影機廠商的合作。
學會跨領域整合
5年前,行業用戶占據了投影機市場80%以上的業務,這一特定的細分市場決定了廠商銷售方式和選擇銷售渠道的特殊性,廠商大多青睞具有SI性質的渠道商扮演總代理的角色,比如日立選擇鴻合、三洋選擇宏洋基業。隨著商用、家用等細分市場需求的水漲船高,投影機也完成了從專業產品向通路產品的過渡,以神州數碼為代表的大分銷商強勢介入,無疑給傳統投影機渠道商帶來了很大沖擊。
找準發展方向
在這場投影機產業的變革中,以鴻合為代表的渠道商由于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強,自身業務規模逐漸擴大,開始向方案提供商過渡;很多區域渠道商則面臨著“是去是留”的選擇。西安青松視訊曾代理很多品牌的投影機產品,是“西北的神州數碼”。他們沒有選擇繼續代理投影機,而是轉型去做大屏幕拼接等附加值高的產品,重新尋找細分市場打造一片新天地。這樣的例子在投影機領域比比皆是。
渠道商常捫心自問,我的未來在哪里?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創新的想法、思路的轉變是前提。有些渠道商最初并不認可這個觀點,他們認為,做生意搞掂采購主管或某部門主管就“一切OK”,但情形已悄然發生了改變。采購模式不僅實現了公開招標,讓原有的“灰色”交易機會變少,而且即使是公開招標,“你拼我搶”打得頭破血流,最終的毛利率仍然非常不理想,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于是,有一些渠道商向方案提供商轉型,但這需要深厚的技術支持為支撐,不是隨便想想就能達到的;另有一些渠道商則逐漸拓展大眾消費群,走“積少成多”的路線。以前賣一臺產品的利潤能達到幾百塊,可投入的精力是現在的十倍。在市場進一步細分的前提下,這兩種發展路徑是渠道商不得不面臨的選擇。渠道商一旦找準自身的未來發展方向,就需要在資源投入、組織架構、人才培訓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
在這種轉型過程中,不同的渠道商適應程度并不一樣。以產品組合為例,渠道商一定要學會對產品進行合理、科學的組合,哪些是要做但不用投入太大的“乳牛產品”?哪些是獲利最高的“金牛產品”?哪些是有潛力但需要持續投入的“明星產品”?只有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渠道商才能將有限的資金和精力做合理分配,否則,“面面俱到”的后果只能是“面面不到”。
把握細分市場有訣竅
渠道商如何準確把握一個高效的細分市場?事實上還是有小竅門可循的。
首先是選對上游廠商。如果上游廠商擅于尋找新興市場,且能將最新的戰略戰術提前、準確地傳遞給渠道商,跟著這樣的廠商走,對渠道商而言是省時省力的“懶方法”。
其次是學習和廠商形成優勢互補。一旦渠道商接觸的上游廠商增多,就能做出多種產品的“強強組合”。在整合的過程中,渠道商選擇上游廠商一定要有自己的衡量標準,比如考量廠商在行業內的地位、上下游供應鏈整合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堅定不移的品牌推廣計劃等。
第三是學會跨領域整合。這對渠道商而言,是最難達到的境界。正如上文案例所述,上海網庭已超越了產品品牌對自身業務的影響和約束,掌握了企業賴以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客戶,其業務橫跨IT、家裝等領域,一切以用戶需求為主導。廠商很愿意和這樣的公司合作,但懂得跨領域整合的公司在目前還少之又少,這應該是渠道商努力的方向。
學習把握細分市場也是一個階梯式的遞進過程,從最初的選對廠商到最終的跨領域整合,留給渠道商的核心功課都是整合。由于渠道商的資源、能力有限,只有學會將外界資源拿來為我所用,才能最終發揮自身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