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利浦37PF9531——打破“神話”的第一款液晶電視
飛利浦37PF9531在06年剛上市時并不太引人關注,小編當初以為該機采用的一定是LG.飛利浦的IPS面板。但是,當小編在賣場看到這款產品時卻被它驚到了。該機采用的是夏普宣稱從不外售的CPA面板,即所謂的“夏普屏”。
做為旗艦,該機的外觀非常大氣
從外觀上看,飛利浦37PF9531和其他飛利浦產品并無太大區別。時尚大氣的外觀設計帶有明顯的飛利浦風格,銀、黑色的搭配與飛利浦以往的單一色彩風格略有出入,僅從外觀上看,是無法察覺該機的特別之處的。

面板的微距圖片,和前文所提到的CPA面板一模一樣
上圖是小編在賣場拍攝的屏幕微距圖片,可以看出該屏幕的像素呈火焰狀排列,帶有明顯的CPA面板特征。飛利浦的芯片設計能力非常強悍,搭配CPA面板后畫質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夏普屏”從何而來?
看到此款產品我們不禁要問,飛利浦的“夏普屏”從何而來呢?我們沒有得到官方的答案,但我們可以從側面來推測該面板可能的來源。其一,由臺灣廠商代工生產。奇美與夏普達成了專利交互授權協議,夏普也公開認可臺灣省面板的技術和品質。但是,這種方式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為夏普曾在2002年的7月公開了技術保護策略——技術黑盒,即在面板制造的關鍵技術上采取保密,甚至不申請專利,以免公開專利內容,進而保持在面板技術和制造工藝方面的優勢。
其二,直接從夏普購得,由于將部分中低端30英寸級別液晶電視的訂單給與了臺灣省的生產廠商,夏普生產的37英寸液晶屏幕可能會相對過剩,即自己的高端產品消化不了,而中、低端產品使用臺灣省面板也無法消化,加之30英寸級別的液晶電視利潤逐漸走低,將面板銷售給飛利浦這樣的高端客戶既可以解決產能的相對過剩又可以提高部分利潤,而飛利浦正好將這批面板應用于旗艦級的產品,尺寸也剛好是37英寸。因此,從夏普直接購得CPA面板的可能性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