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光輝歲月已經悄然離去,充滿期待的2007年平板電視市場已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了一個月的時光,回顧這一個月的時光歲月,瘋狂的降價促銷與技術競爭,使中國平板電視市場似乎多了幾分穩重與成熟;整個彩電市場繼續保持著高速平穩的發展勢頭,高端彩電也在快速普及,國產品牌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開始展露鋒芒;與此同時,隨著國家高清數字電視標準等相關產業政策的出臺,確保了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整個平板電視產品品質有了明顯提升,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青睞。
元旦平板市場 無奈降價血拼
從元旦期間平板電視銷售量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無論是外資品牌還是國產品牌,都在產品價格方面實行強制壓制,特別是夏普、松下、三星、LG、飛利浦、日立、東芝等諸多外資品牌一改往日不溫不火的價格策略,齊齊大幅比肩直降“跳水”,跌幅動輒四五千元,并全面覆蓋了液晶、等離子兩大產品線,使平板電視價格跌到了不能再低的程度,與去年年底相比較,同尺寸產品差不多跌了一半左右的價格;同時由于消費者對大屏幕平板電視的親瞇感越來越強烈,所以大屏幕平板電視降價表現的最為突出,特別是買大尺寸電視送小液晶電視的活動,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光顧。
據國美負責人介紹,國美元旦期間的采購總額達到3億元,其中彩電占40%的份額。其中32英寸的國產液晶電視平均價格已經達到了4900元的盈虧點,而外資品牌32英寸液晶的平均價格則在5900元,40英寸、42英寸的在1萬元左右,平均降價幅度達到了20%。在品牌上,降價幅度較大的外資品牌成為了促銷的重頭戲。
從一月價格風暴的降幅之巨無疑在許多人的意料之中。一月本來是平板電視銷售的“傳統旺季”,廠家大力推出促銷活動,活躍旺季消費市場實在情理之中。但是這次價格風暴的降幅超過了一半的旺季促銷,個別產品高達30%甚至更高的降幅大大出乎人們的估計。由于廠商選擇了利潤較豐厚的大尺寸、高端平板電視產品作為價格的突破口,導致市場上雖然參與降價的型號不是很多,但是單品降幅和決對降價金額非常高,幾千甚至是近萬元的降價已經全面拉低了高檔大屏幕電視的整體價位。
從目前平板電視市場分析,價格仍然是消費者首先考慮的因素,國產平板電視是在犧牲利潤的前提下來換取市場份額,這種狀態短期內也難以改變,加上家電連鎖渠道商的惡性競爭以及渠道商和廠商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一些國產品牌不得不被動地接受外資品牌挑起的價格戰,“春秋爭霸”的局面在短期內無法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