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4月起,中英合作交互白板實驗研究項目在北京部分中小學啟動以來,對交互白板對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意義有了一些基本認識,可以初步概括為以下十項共識:
1.技術集成:交互白板是當前課堂教學環境中技術(包括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視音頻技術等)的最佳集成者。交互白板明顯地比當前比較流行的多媒體教室的裝備更勝一籌。而且,交互白板可以安裝在各類實驗室、計算機網絡教室、語音實驗室、電教教室和電子圖書館等處,可以大大加強這類基礎設施的教學功能。如果將交互白板與大屏幕多媒體投影結合使用,則可以加強大型講堂或階梯教室的教學效果。此外,交互白板用于課堂教學時也可以為學生(個人或分組)配備臺式電腦或筆記本電腦,所有的教師機和學生機還可以聯網,從而使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靈活多樣。
2.資源整合:交互白板能夠實現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的靈活的整合。可以在交互白板的計算機工作界面調用計算機及網絡原有的各類資源(包括各類計算機和網絡軟件課件,播放各類多媒體光盤和視音頻材料等),而且還可直接調用交互白板內置的多種資源庫,主要有活動掛圖資源庫、注釋庫、超聯結庫、動畫庫等。其中的活動掛圖資源庫進一步分為共用庫和專用庫兩部分。無論是共用庫還是專用庫,又都細分為文件庫、頁面庫、背景庫和圖像庫。每一種資源庫都可以建立各自的樹型目錄結構,按學科和班級等進一步分類,方便查找和調用。師生在教學實踐中可以依據各自的需要不斷調整、修改、增添直至重構這些內置的資源庫。這種結構既可做到教師個人知識產權的保護,又可實現特定教研集體共同承諾的資源共建共享。而且,交互白板支持在課堂教學師生交互情境中教育資源的現場創作和再加工,從而不斷形成和積累可重復使用的新生的鮮活的教育資源。
3.交互平臺:交互白板提供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資源、本班師生與外界師生及專家的交互平臺,極大地促進了多種多樣的交互活動;這是交互白板在在技術集成和資源整合基礎上得以實現的對于課堂教與學最有價值的特征,也是交互白板同用于課堂教學的其它信息技術裝備相比較時顯示出的巨大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4. 協作環境:交互白板支持構建一個課堂教與學的協作環境,師生的教與學的角色和行為都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在交互白板提供的交互平臺上,可以開展基于豐富的教育資源的協作教學與學習。在基于交互白板的課堂協作教學環境中,有利于教師發揮導學和助學的作用,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可以有更靈活的或強或弱的控制,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學生會表現出更多的參與和協作、活力和凝聚力。
5. 親近師生:交互白板會使師生發生親近而不是懼怕的感覺。我國中小學師生極容易親近交互白板,因為它在外觀和操作上接近黑板和觸摸屏,無須嚴格的專業訓練,易學易用,好學好用,為簡單的使用和高級的應用都留有空間。特別是那些對計算機和網絡有陌生甚至恐懼感的文科年長教師,在交互白板面前會很快由簡入手、漸學漸用、建立起信心。同樣,不需要使用鍵盤而在白板上直接書畫和操作有利于幼小兒童和殘障學生更踴躍地參加到教學中來。而且,交互白板便于演示計算機軟件和上網的操作過程并呈現教學材料的動態和細節,在必要時可以回溯和重現操作過程和細節,具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激勵學生參與和交互的優點。
6. 傳統創新:課堂教學應用交互白板體現了傳統與創新的結合。教師應用黑板加粉筆言傳身教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畢竟經受了世界各國幾個世紀所有學科課程教學實踐的考驗,基于交互白板的課堂教學可以繼承并發揚這一優秀傳統,同時可以對信息技術與各類學科課程教學的整合進行探索和創新,并將這兩者結合起來,相得益彰。這是當前用于課堂教學的其它信息技術裝備(包括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網絡教室)所無法實現的。
7. 常態應用:交互白板適用于各類學科課程的日常課堂教學。目前在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中存在一種誤區: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網絡教室(機房)正在成為學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方向,計算機加投影加屏幕似乎成了課堂信息化建設的主流技術和標準配置。結果,對于部分教師,傳統黑板加粉筆的課堂教學讓位給播放演示文稿和多媒體課件輔助講課。鑒于其教學效果未必能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多數學科教師的日常教學依然是利用黑板加粉筆的課堂面授教學。交互白板的應用將打破這一誤區。交互白板將逐漸成為大多數中小學教師常態課堂教學的第一選擇,成為信息技術與各類學科課程教學整合的優選方案。這一發展趨勢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通過發達地區先進學校的率先實踐逐步擴展帶動邊緣地區學校漸漸推進。
8. 多種模式:基于交互白板的課堂教學適應教與學的多種模式,實現教學結構與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樣化。教育教學實踐以及教育科學、心理科學和學習科學的理論都揭示出教學與學習具有多種結構和模式。這些不同的教與學的結構和模式相比較而存在,具有各自的價值取向,各自的優勢和弱點,不可簡單地將它們劃分為正確與錯誤、先進與落后、新興與過時。基于交互白板的課堂教學既可適應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主的教學結構與模式,也可適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為主的教學結構與模式;既可用于加強講授型教學、也可用于促進協作型教學、自主型學習和探究型學習等。在實現教學結構與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樣化方面,交互白板比之當前用于課堂教學的其它信息技術裝備(包括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網絡教室)具有更大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9. 教學設計:盡管交互白板支持構建一個課堂教與學的協作環境,具有技術集成高、資源整合強、交互功能好等優勢,以及親近師生、易于實現傳統與創新的結合、適應多種教學結構與模式和各類學科課程的日常教學等特征,但基于交互白板的課堂教學成功與否歸根結底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取決于師生的課堂教學活動與協作。因此,要加強教師的培訓和教研活動,加強教師的學科素養、教育學及學科教學法素養以及信息技術素養的能力培養和專業發展。在教師專業發展領域,交互白板為教師培訓和教研活動同樣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平臺、環境和工具。
10.投資效益:交互白板是當前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投資效益較高的一種選擇。在我國大中城市和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許多中小學已經初步建成校園網、電子圖書館、計算機網絡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在部分或多數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網絡教室中將屏幕換成交互白板,所需投資不大,所得效益顯著。這是實現我國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設施建設從校校通走向班班通,投資效益較高的一種選擇。
綜上所述,以上十項共識使我們有充分信心地說:交互白板必將成為“中小學課堂教學信息化、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教學整合的有效且可行的主流技術”,“成為中小學未來教室設計施工的標準常規”,極大地推動學校教學信息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