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2007年等離子企業推出新款等離子帶來的關注完全不能和這些等離子企業推出大尺寸液晶電視的計劃相比。這種完全超越常規的舉措更是等離子整個產業開始走向疲軟的最好佐證。同時,年底松下、日立居然提出聯合佳能建設八代液晶面板線的計劃,更是令業界嘩然。
2007年秋季松下和日立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大尺寸液晶電視。其中松下推出了其首款37英寸液晶電視,該款產品具有全高清的分辨率。與此同時,日立一款42英寸的去昂高清液晶電視也開始登陸國內銷售市場。至此,兩家主要的等離子企業在大尺寸線上堅持等離子戰略的路線已經被實質性的推翻。
雖然松下解釋說,推出全高清37英寸液晶電視的理由是,等離子在這個尺寸上實現全高清分辨率具有成本上的困難,但是松下不會由此改變大尺寸以等離子產品布局市場,小尺寸依靠液晶電視的局面。但是,業界分析認為松下此舉已經改變了原有以37英寸為等離子和液晶產品分界線的布局,液晶對等離子市場的蠶食已經從企業間的競爭轉變成企業內兩種技術主導的不同產品線的競爭。
日立方面關于推出42英寸等離子的解釋則要比松下坦誠的對,“42英寸產品由于在技術上進步空間不大了,所以更多的是在產品外延上做一些文章,比如日立最新的42英寸型號就有5種不同顏色供消費者選擇”。基于對產品進步空間的預期,日立做出主打“液晶”的戰略調整。 日立表示“考慮到2008北京奧運,中國推出高清節目的播放,日立已致力于向顧客提供清晰度最好的電視產品,也就是全高清1920×1080分辨率的產品”,“日立把自己最大尺寸的液晶電視擴充到了42英寸”,正是體現了日立“平板電視方針依舊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制定策略的主要依據”。另據報道,日立在32英寸液晶電視產品上也加大了研發力度。于10月26日在日本橫濱落幕的國際平板顯示技術展覽會(FPD International 2007)上,日立公司出盡了風頭。但是為她帶來眾多“眼球”的不是日立傳統的“等離子產品”,而是日立并不“擅長”的液晶技術。這次展會上,日立公司不僅展示了所屬液晶面板生產線開發出的將于08年量產的全高清1080p的32英寸液晶面板,更是宣布了最新一代超薄大尺寸液晶電視的上市,其中全高清的42英寸產品尤其引起了業界同仁的關注。業界認為,目前日立已將平板顯示產業的重心轉移到了液晶技術領域。
時至2007年年末,業界又傳來日本松下計劃與日立、佳能建立液晶顯示器合資公司的消息。業界認為此舉意味著松下在全球平板電視市場的策略正在發生變化。據松下等方面稱三家合作的目的是開發小型液晶面板。但是依據松下做出考慮修建第八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表示;來看,松下等所謂主要合作在小尺寸面板只不過是為了不引起業界過多轟動的說辭罷了。據了解,目前八代液晶面板線主要切割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而切割32英寸等小尺寸,8代線比昂不是最經濟的選擇。目前松下日立東芝合資公司IPS Alpha科技擁有有的第六代液晶面板線才是切割26、32、37英寸面板的最佳選擇。松下表示希望把自身在合資公司IPS Alpha科技中的股份提高到一半以上,松下將收購東芝持有的合資公司IPS Alpha科技的股份。此舉更是說明松下在大尺寸液晶方面的野心。同時也驗證了松下在等離子產品方面的“底氣不足”。
等離子企業紛紛加大在液晶電視領域的投資,對本來就面臨諸多壓力的等離子產業無異于雪上加霜。不過,由目前的情形看來,這種趨勢在2007年只會是一個簡單的開始。2008年等離子產業面臨的形式將會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