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電子試水等離子屏生產,業(yè)內人士表示,蔭罩式PDP與長虹的等離子項目是不同技術,對于中國平板顯示特別是等離子發(fā)展具備積極意義。
在液晶上游產業(yè)鏈建設遲遲不見成果之際,等離子產業(yè)鏈布局再邁一步。記者近日從國資委網站獲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集團公司(下稱“中國電子”)所屬的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年產12萬片50英寸高清晰蔭罩式等離子(PDP)面板產業(yè)化項目被正式列入”國家2007年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yè)化專項“,該項目已經于本月初開始試運營。對此,業(yè)內人士表示,蔭罩式PDP與長虹的等離子項目是不同技術,對于中國平板顯示特別是等離子發(fā)展具備積極意義。該人士進一步指出,相比液晶產業(yè),國內等離子產業(yè)鏈布局走得更快。
在長虹、彩虹之后,國內出現另外一家投身等離子陣營的企業(yè)。記者獲悉,熊貓電子集團所轄的華顯高科,就是為生產研究蔭罩式等離子面板于去年4月26日專門成立的。上述項目也是華顯高科蔭罩式等離子面板工廠的首期項目,產品將主要供給熊貓電子。
國資委網站資料顯示,“年產12萬片50英寸高清晰蔭罩式等離子面板產業(yè)化”項目總投資達2.22億元人民幣,項目達產后,將具有年產12萬片50英寸高清晰蔭罩式PDP面板的能力,成為國內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蔭罩式PDP面板生產線。
不過華顯高科一直保持低調,所以也沒有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華顯高科網站資料顯示,該項目已經于本月初開始試運營,今年年底之前會正式投產分辨率達1366×768的等離子面板。不過,年產12萬片50英寸的產能并不大,對于要求規(guī)模效應的平板顯示產業(yè),這樣的規(guī)模或許還要面臨虧損壓力。華顯高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后還會啟動蔭罩式等離子面板二期項目工程,公司計劃投資16億元人民幣,形成60萬片年產能的蔭罩式等離子面板生產線。華顯高科副總經理張雄則認為,這種半生產、半研究的模式將為更大規(guī)模地實現量產打下基礎。
今年四月,長虹首期等離子顯示屏工廠在四川綿陽開工建設,首期投資6.75億美元,約合60億人民幣,計劃于明年7月投產,在開工前夕長虹還拋出了20億美元的總投資計劃。在去年年底,長虹還收購了擁有多項等離子國際專利的韓國企業(yè)Orion曲線獲取PDP技術,豪賭等離子產業(yè)。
而據華顯高科林姓負責人表示,公司蔭罩式等離子項目與長虹等離子項目采用的是兩種不同的技術,最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據原賽諾研究總監(jiān)盛哲介紹,傳統PDP可以說是障壁式,等離子管由前后玻璃板與障壁構成。而蔭罩式全彩色PDP采用金屬蔭罩技術,以CRT生產中常用的蔭罩板來代替等離子屏幕中復雜的障壁。據了解,目前日韓企業(yè)的等離子屏大都采用流行的障壁式結構等離子體平板顯示技術方案,長虹等離子項目也是如此。華顯高科副總經理張雄此前曾表示,蔭罩式等離子在生產設備上的投資相對較少,建設同樣產量的生產線要比普通等離子降低25%~30%.
等離子產業(yè)布局快于液晶
目前大屏幕平板顯示器(液晶屏、等離子屏)專利技術和生產技術基本掌握在美、日、韓及臺灣廠商手中,一直是我國電視制造業(yè)發(fā)展的瓶頸。盡管我國早已成為全世界電視機生產的第一大國,產量占全球產品的50%.但因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每臺平板電視70%的錢被外商賺走。
在上游產業(yè)鏈建設上,政府推動的京東方、上光電、龍騰光電的液晶面板“三合一”項目曾一度被視作液晶產業(yè)整合的最大舉動。但由于液晶三合一項目涉及的資金龐大,合并一拖再拖,一年多也沒有公布最終方案。
盛哲表示,國家相關部委無論對等離子還是液晶面板產業(yè),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可見國家做大平板顯示領域的態(tài)度。不過,因為液晶面板核心技術被日韓封鎖,同時若要投資七代線,需要的巨額資金國內任何一家企業(yè)都無力獨自完成。盛哲認為等離子涉及資金相對較小,長虹和華顯的探索都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等離子在上游產業(yè)鏈的布局上明顯更快一些,雖然蔭罩式等離子技術發(fā)展前景尚存疑,但都是對等離子產業(yè)鏈布局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