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三星、東芝等國外消費電子巨頭紛紛進入OLED市場,讓這塊市場迅速升溫。而在LCD、LCD技術方面已經落后的大陸企業,會不會在下一代顯示技術方面及時跟上呢?
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在2007平板顯示產業技術峰會上明確表示,在O/PLED、LCOS、激光顯示等有研發基礎的核心技術、顯示技術上,大陸企業應該及早布局、開展研究,提高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支撐保障能力。
事實上,《中國電子報》記者了解到在這塊市場大陸企業起步并不晚,目前有數家企業從事OLED方面的研發。
今年9月,廣東正式籌建廣東有機發光顯示(OLED)產業技術研究院。
據了解,針對這一項目,廣東省將安排2.2億元支持研究院開展OLED關鍵材料、設備技術項目攻關,并計劃在3年內制造出370mm×470mmOLED屏量產線及相關配套裝備。此外,早在本世紀初就涉足OLED研發的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經具備大規模量產OLED面板的能力。
“目前維信諾的昆山工廠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下半年投產,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塊。”北京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萬博泉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中國電子報》記者在前不久專訪北京松下顯象管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文強的時候,他告訴記者,從國外各大電子展覽會透露的信息來看,目前很多國際企業都將OLED作為下一代重點技術方向發展,三五年后等CRT顯像管市場萎縮的時候,不排除北京松下引進OLED的可能。
據了解,目前大陸對OLED的研究可以分幾派:一是學院派,如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二是一些從事LCD和光電研究的企業,因為OLED和TFT從生產工藝來說,有70%是相同的。三是收購派,比如京東方在收購引進韓國技術的時候包括OLED,所以上廣電這些都是比較有基礎來做的。另外,一些原來不搞電子的企業,看到OLED有發展前景,也參與進來。
“目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將OLED作為和LCD、PDP、LED并列的對象進行研究,目前OLED環境實驗工作剛剛開展。今年要承擔的新的工作提案是視覺質量和圖像質量。”信息產業部電子標準化研究所平板顯示技術標準工作組秘書長趙英告訴記者大陸對OLED研究的最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