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彩電棄價格戰 直指外資品牌質量差
來源:北京商報 更新日期:2007-10-13 作者:佚名
慣用價格戰與外資品牌抗衡的民族品牌在今年“十一銷售旺季集體放棄了這個戰術。此外,在昨日舉行的“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競爭形勢研討會”上,國內平板電視企業同時抱怨:“某些外資平板電視品牌通過低質量的產品來獲得銷量。”
國內平板電視制造商深圳創維集團中國區營銷總部總經理劉棠枝還向記者透露:“一些外資平板電視品牌在國慶期間的銷售數字在作假,他們把9月份的銷售數字在10月1、2、3日重新錄入,造成了虛假繁榮現象。”
談及價格戰,劉棠枝表示:“很多外資品牌現在使用價格戰來爭奪市場,但國內彩電老總都知道,價格戰是以犧牲消費者利益、犧牲產品質量為基礎的。”TCL集團也表示:“民族品牌不懼價格戰。”
其實,近幾年的價格戰也讓外資品牌的利潤率低于全行業利潤率水平。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部分外資品牌已連續3年打起旺季價格戰,繼續采用拼價格、拼材料的低端方式圖利市場,是近年來常見于消費電子產業的戰略衰退的典型跡象。”
陸刃波把中國平板電視發展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3年以前市場需求剛剛開始,基本是外資品牌;2003-2004年中國平板電視起步發展,國內品牌平板電視低成本競爭;2005-2006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形成五大民族品牌領跑的格局;而今年后,產品價值的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打造,中國平板電視企業在具有一定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將重心全面轉向產品價值的提升和對消費者的服務。
“民族品牌在售后服務上有很大的優勢,在質量上提高也很快,于是很多外資品牌都希望在降低品質、在價格上和國內品牌拼銷量。”陸刃波如是解讀外資品牌大打價格戰的原因。“但很多外資品牌的銷售數字也僅僅建立在一線大城市上,在廣大的農村市場,國產平板電視品牌占據絕對優勢。”劉棠枝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