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總是走在市場前面SONY、三星、東芝等國外消費電子巨頭紛紛進入OLED市場,讓這塊市場迅速升溫。而在LCD、LCD技術方面已經落后的大陸企業,,這是任何領域的共性,電視市場也不例外。PDP、LCD等顯示技術方興未艾,國外企業已經著手研究OLED、FED、ERD、SED等下一代顯示技術,而這其中對OLED的關注最多。
自進入2007年以來,關于OLED運用在彩電上的消息不斷。先是三菱重工宣布將于2009年開始量產OLED面板,并可能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樣品;而后今年8月份,LG電子宣布“慶北龜尾的E工廠已經開始AM(主動型)OLED面板的量產”,同時透露LG即將推出采用AMOLED面板的2-3個手機模型。據了解在OLED方面,LG電子目前在慶北龜尾E1工廠設有2個量產線。此次投入量產的是A生產線,其規模達到年生產120萬個2英寸級別產品;隨后,擺脫SED業務的東芝也表示將在OLED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發力量。
當然,關于OLED方面最大的新聞則來自于SONY和三星。對CRT向LCD、PDP轉型過程中慢了一拍的SONY而言,顯然更關注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國慶期間,致力研究OLED數十年之久的SONY放出重磅消息聲稱將于今年12月1日上市世界上第一臺11英寸OLED電視“XEL-1”。 更為重要的是,SONY方面表示,將逐步推出其OLED電視業務,并使其與“BRAVIA”液晶電視業務一起協同發展,以擴大其整體電視業務。
另一方面,作為對新技術投入一向較大的三星來說,除繼續保持原有PM(被動型)OLED的生產能力外,今年更是實現了對AMOLED面板的量產。據了解,目前三星SDI擁有150萬塊AMOLED的月生產能力,按照三星SDI的計劃,明年將把這一數值翻番提升至300萬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