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電零售市場素有“金九銀十”之說,而“十一”黃金周在9月和10月份這兩個月的彩電銷售旺季中則占據了最重要的銷售時段。
昨日(10月22日),國內3C領域調研機構——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下稱“中怡康”)向《第一財經日報》獨家透露最新出爐的全國多個重點城市“十一”黃金周期間的平板電視銷售統計數據,前6強已經皆為外資品牌。
根據中怡康的數據,“十一”黃金周期間平板電視銷售額排名前6名依次為索尼、三星、夏普、飛利浦、東芝、LG,而往年名列前茅的海信、創維、TCL、康佳等4家國產品牌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市場占有率卻大幅度下滑,僅依次位于前十強的后四位。長虹、海爾、廈華等國產品牌則名列“前十強”之外。
昨日,記者從國美獨家獲得的“十一黃金周國美彩電銷售排名數據”同樣顯示,今年“十一”黃金周國美遍布全國近千家門店中彩電銷售額前5名依次為索尼、三星、夏普、東芝、飛利浦,僅這5家外資品牌就占據了國美整體彩電銷售額的52.59%;國產品牌中只有TCL、康佳、廈華等3家進入“前十強”。
眾多國產品牌在國美的銷售額占比與往年“十一”黃金周相比,都大幅度下滑,例如海信從去年的9.57%下滑至今年的6.88%,TCL由8.71%下滑至4.02%,創維由8.18%下滑至5.32%,康佳由6.16%下滑至5.40%。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傳媒·公共關系部主管康建對“外資品牌市場突破”解釋為,在上游液晶面板方面外資品牌擁有國產品牌不具有的優勢;并且,索尼“十一”黃金周期間有足夠資源投入到“降價促銷”中。
創維集團中國區域營銷總部總經理劉棠枝則認為,中怡康的統計數據和國美的門店布局,主要還是在國內一級市場,由于國產品牌為了保證自身的合理利潤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普遍不愿意打“價格戰”,而外資品牌依靠“價格戰”在一級市場銷售上的確超過了國產品牌;不過,平板電視的競爭陣地很快就會擴散到二、三、四級市場,外資品牌在中小城市的銷售渠道上遠不及國產品牌健全,并且,外資品牌也不可能長期地大范圍犧牲利潤降價促銷,屆時,國產品牌平板電視將會逐漸收復市場陣地。
目前平板電視已經成為國內彩電市場的絕對主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