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得到消息,創維集團于8月28日在深圳隆重對外發布了具有高清晰度、高傳輸率、高兼容度等特點的3G-USB液晶流媒體電視。該系列產品通過讀取并播放存儲在大容量閃存盤上的高清晰度電影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娛樂體驗。
于以往的流媒體電視產品不同,這次創維在推出新系列產品的同時還攜手國內著名優盤、存儲設備提供商朗科成立了一家旨在為流媒體電視提供娛樂內容的網絡公司:“酷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據悉該公司由雙方按50%比例出資注冊,注冊資產達到1000萬元。在國內,家電企業巨資涉水網絡媒體內容服務尚屬首次。
流媒體電視的概念最先由我國海爾集團提出。流媒體電視技術通過在電視機上集成個人電腦和數碼了產品大量采用的高速通用串行總線接口“USB”來實現與網絡媒體,個人數碼媒體和便攜存儲設備的無縫兼容和數據共享。流媒體電視往往能夠直接播放存儲在移動存儲產品上的音樂、電影、圖片、數碼照片等媒體信息。自從流媒體電視出現以來就受到大量消費者的青睞,一時間眾廠商紛紛模仿,推出自己的流媒體電視產品。流媒體電視體現了廣播電視、互聯網資源相互融合的趨勢,是數字家庭數據信息共存共享的概念性產品,同時憑借互聯網所能提供的巨大的資源庫,流媒體電視也開創了一種嶄新的媒體體驗方式。不過,在流媒體電視的普及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頸性的困難。
首先是USB接口的傳輸帶寬很難達到1080i(央視高擎電視頻道的信號傳輸標準)這樣標準的高清信號的傳輸要求。拿此次創維推出的號稱達到每秒數據交換量480Mbps的產品來講其傳輸帶寬也僅僅是超過了DVD清晰度的水平。而傳輸高清信號,哪怕是720p的信號,要求傳輸帶寬也要至少達到800Mbps,而HDMI接口之所以能成為高清影視傳輸的通用接口就在于它能提供2.5-10Gbps帶寬。
其次是內容問題。網絡提供的媒體內容大多數是壓縮格式,其解析度遠小于高清電視的國家標準規定的解析度和設備的固有清晰度。在高清電視上播放這類媒體內容的效果往往還不如普通電腦屏幕的效果好。同時,作為網絡媒體主流的大量的real格式的媒體文件又幾乎不被流媒體電視所支持。因此形成了流媒體電視沒有足夠的高清晰度網絡流媒體內容支持的尷尬局面。而既然叫流媒體電視,就又不能指望消費者自己購買DVD產品了,這樣內容瓶頸就成了流媒體真正“流”起來的心病。
這次創維推出的高速流媒體電視和“電視機+優盤+電影網站”的全新模式就旨在解決以上問題。雖然480Mbps的帶寬播放高清電影還不太現實,但是已經超過了DVD節目所要求的帶款水平,達到了準高清的程度,從理論上講如果有相應的內容支持整體效果將好于目前我國大力普及的標清數字電視和普通DVD的水平。“電視機+優盤+電影網站”的全新模式更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并有望成為就開流媒體“流”不起來的內容瓶頸的一條出路。
作為一種商業模式,設備與內容的結合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索尼和微軟在自己的游戲產品(例如索尼ps系列游戲機)上就以這種模式取勝的。索尼和微軟的游戲機的銷售實際上并未給公司帶來多少收益,甚至大多數時候,他們會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自己的游戲機。而最終能夠為其帶來贏利的是購買游戲機的玩家需要大量的新的游戲,靠出售這些內容,索尼和微軟不但能彌補硬件出售造成的虧空還能大賺特賺一把。蘋果公司的mp3\mp4項目也是這種商業模式的成功案例,通過產品出售和提供大量的只能在自己設備上使用的內容而獲得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價值。
從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內容+設備的商業模式的贏利至少需要兩個因素:1.消費者需要這些內容,2.內容使用需要付費的。而以上的案例還有另兩個特點促成了這種商業模式的成功:在別處消費者找不到更多的內容,也就是說內容要做到最好;內容使獨享給購買我的硬件的消費者的——雖然這兩點不能成為內容+設備的商業模式的贏利的關鍵,但是對于以上案例的成功作用依然不能小窺。
在筆者登陸了創維的電影網站(http://www.coocaa.com/)的過程中發現只需要經過簡單的注冊,不需要確認消費者的真實身份就可以進入下載頁面,并下載HVD影視內容。如此簡單的操作不禁令人懷疑“電視機+優盤+電影網站”的商業前景。
從目前的操作來看,coocaa.com的內容顯然是免費的,而商家合法的發布這些內容卻必須要支付版權等費用;coocaa.com的內容具有很大局限性,在coocaa.com首頁的列表很難發現最新的影視產品以及國外的影視產品;獲取coocaa.com的內容不需要購買創維或者朗科的產品,內容使通用的。與微軟索尼和蘋果的案例相比唯獨能支撐創維新商業模式成功的要點僅有coocaa.com的電影內容具有較高的清晰度,這是普通網絡下載的電影所不能提供的(當然,另一個特點是coocaa.com的內容肯定是合法的——不過這對下載用戶來講關系不大)。
有設備生產進而進入內容服務業,在國內創維并不是開天辟地的第一人。之前以是生產移動存儲、mp3\mp4產品而聞名的華旗公司(愛國者品牌)就已經推出了自己的內容服務業務。這與蘋果公司的策略很相近,只不過華旗公司(愛國者品牌)的內容服務是開放性的,不只進供給自己品牌的產品使用。而在家電企業試水內容服務,創維尚是第一人。進入一個嶄新的領域對創維來講肯定是一個挑戰,無論是版權問題、贏利模式問題都將成為有待解決的重點。而最令人頭疼的困難將出在內容的收費上。如果想贏利,內容收費就是必然的,而網絡上以“bt”技術為代表的大量的免費電影的存在無疑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創維新產品和新商業模式的推出無疑是一次有益而大膽的嘗試,涉水內容服務,流媒體老大的地位已經從最早推出流媒體電視的海爾頭上移到了創維的手里。不過發燙的“山芋”是否好吃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