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家電課題組專家 陸刃波
近日,在2006年青博會“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子商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公布了《2006年中國城市消費者平板電視需求狀況調研二季度報告》,報告內容指出,現階段,中國城市消費者大尺寸彩電需求強勁,為等離子電視發展帶來機遇。
何以逐漸受市場冷落的等離子電視,一下子又引起消費者關注,到底企業如何去把握等離子電視發展機遇?
帶著這些疑問,新浪科技特意邀請業內權威專家,以及中國市場等離子電視相關企業的代表來對此做了解答。
·受邀專家:
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家電課題組專家 陸刃波
信息產業部第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國家數字電視標準制定工作組組長劉全恩
以下為上述專家對等離子問題發來的書面解答全文。
造成等離子現狀的原因
新浪科技:現階段,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平板電視消費市場的地位,與全球市場相比,形成較大的反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等離子在中國的平板電視市場這樣一個處境呢?
王寧:從平板電視上游產業來看,目前全球成規模的等離子面板生產廠商只有5家,而主要給國內廠商供貨的僅有兩三家。全球需求旺季,等離子面板的貨源遠沒有液晶面板充足,國內等離子生產企業存在拿不到貨的尷尬,導致我國彩電整機廠商投資等離子的風險加大。因此,部分彩電廠商在戰略上選擇了“棄等離子投資液晶”的道路。
而近期,液晶面板的價格大幅下降,正逐步逼近等離子電視價格。消費者目光紛紛投向液晶電視,即使是等離子電視的潛在消費者也因為液晶電視的降價,而伺機等待等離子電視降價的時候再購買。從而液晶電視在國內平板市場上的市場份額一路攀升,形成了液晶電視對等離子電視的競爭壓力。
從平板電視生產廠商來看,前一階段由于等離子電視價格下降過快,等離子屏的價格調整跟不上,以致部分廠家出現負毛利率,因此廠商更愿意去做還有利可圖的液晶電視。為了自身的利益,廠商的促銷人員無視等離子的優點、夸大等離子的不足,在市場上鼓吹“等離子電視看上去灰蒙蒙的”,“等離子比液晶耗電”等論調,形成了不利于等離子市場發展的新一輪輿論。普通消費者由于不懂專業知識,直接或間接地被誤導了,認為等離子電視不如液晶電視。
劉全恩:前期中國市場上,液晶電視代表企業為凸現液晶顯示的優勢,人為設立了液晶和等離子兩大對立陣營,并片面強調等離子電視的缺點。我國高清標準出臺后,等離子電視受到更大的打壓。“等離子技術差,達不到高清標準”的言論四起。消費者對等離子電視頓時失去信心,對等離子電視產品的質量紛紛表示質疑。而實際的情況是,等離子與液晶電視各具優缺點,在大尺寸顯示領域,等離子明顯優于液晶電視,而在標準方面,一般而言,物理分辨力達到1280x720及以上的水平即可被定義為“高清”。而在我國高清標準出臺前,等離子廠商的產品都以國外標準為尺度。而專為中國市場單獨開發的高清面板,還需要一定的生產緩沖期。
陸刃波:我想造成國內等離子電視市場目前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
1、技術過于壟斷,生產企業過于集中,市場開發難度大。在等離子這種技術密集型產業中,市場進入壁壘頗高,同時由于等離子電視的核心技術集中掌握在少數日韓廠商手中,寡頭壟斷的特征已經形成,其他廠商若想在該領域與其競爭必然處于絕對劣勢,并受制于人。這也是眾多中國生產企業選擇液晶并大力推廣液晶的原因之一。
2、遠期市場難解近期之渴。從市場細分上來看,由于等離子電視在大尺寸和超大尺寸的工藝上占有優勢,其市場定位主要面向高端消費者,這就導致了在現階段等離子電視消費群體狹小,發展速度遠遠慢于液晶。而脫離市場主流消費面的產品往往無法受到更多大眾媒體的青睞,這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輿論更加關注液晶的表象。當然,隨著收入水平的增高,等離子電視的消費群體將會不斷擴大,而大尺寸和超大尺寸電視成為主流家用電視的趨勢也是不可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