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國美電器召開全國40個分會場的視頻會議,正式宣布與中國永樂 “共同打造中國家電零售業旗艦”。 對于國美和永樂的合并業界議論紛紛。在此事件上,引起了很多來自多方不同層面的觀點。有人擔心會提高家電產品的價格,也有人會認為價格將會下調。對于不同的觀點,IT168將會做出相關系列報道。而本文作者則針對此問題認為價格變化可能性不大,而家店連鎖企業的售后服務將加強。
一級市場的寡頭壟斷將逐漸形成
兩位昔日對手坐在一起 預示著新格局的出現 |
要談國美和永樂的合并,不能不提百思買收購五星。2006年5月10日,美國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百思買以10億元人民幣收購五星電器,并持有51%的股份。兩個多月后,國美以52.68億港元吞掉了永樂。這樣一來,中國家電連鎖產業將由國美永樂、百思買五星、蘇寧三分天下,三家企業共有1181家店,幾乎占據中國家電零售業在一級市場上的大半壁江山。根據筆者認為,中國家電連鎖業將要迎來真正的寡頭壟斷時代。
由于,所有的家電連鎖企業銷售的商品均為各家電企業的產品,因此在產品性質上具有完全可替代性,在每一家購買到的產品在質量方面不存在差異,唯一有產異的可能是價格和服務。
面對國美和永樂的合并,消費者普遍認為這樣會造成產品價格的提高。對此,筆者認為價格變動有極為不確定性,不能肯定一定是降價還是漲價。
對于寡頭壟斷行業內的企業,產品價格變化極為不確定的原因是,價格的變化將由寡頭壟斷的企業之間的關系來確定。中國家電連鎖業也不例外,連鎖企業間將存在兩種關系,一種是勾結關系即統一對價格發起行動,另一種是非勾結關系即單方面發起價格行動。
產品價格在一定時間內不會有大的變化 |
如果各家電連鎖之間進行勾結,雖然有可能導致價格提升,但是也有極大的不可能性。比如,三家企業相互勾結,將冰箱的價格提高100元,那么這將導致整個市場的冰箱價格上漲。然而,由于各企業在某一區域的門店數量有多少之分,這種勾結只能有利于門店多、覆蓋面廣的連鎖企業獲利,因為根據價格和需求之間的反作用關系,價格提高必然導致需求減少,所以分攤到連鎖企業頭上的銷量必然減少,覆蓋面大的企業必然受益。所以筆者認為,如果勾結行為不能很好的解決利潤分配問題,勾結行為很難實現。
如果家電連鎖之間采取非勾結行為,這個狀態下價格變動的可能性較小。因為在寡頭壟斷行業,各企業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密切,企業自己調價對自身利潤的影響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筆者認為,在寡頭壟斷中,企業間非勾結行為將會造成價格“剛性”。寡頭壟斷行業的中國家電連鎖企業,為了減少相互之間的競爭和各自獨立的價格政策的不確定性,保護各自的利潤,從而進行相互協調和支持,價格戰將沒有發生的機會。如果說價格真的需要變動,那么也是由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一家企業先定制價格,其余廠商隨后定制各自的價格。例如,國美永樂的冰箱價格上漲10%,隨后其他企業的冰箱價格也上漲10%。此外,這種情況下,企業之間可能會以書面協議的形式,按照各自利潤最大化的標準,確立產品價格。
我們需要新企業帶來的優質服務 |
進入寡頭壟斷時期的中國家電連鎖企業,既然在價格上無法進行價格戰。那么能夠吸引消費者的只有創造差異化的服務來提升品牌認知。筆者認為,以后家電連鎖企業的努力方向除了融資廣開點店面,增加自己的覆蓋面積外,將會重點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從而提高品牌認知度。永樂電器的陳曉也曾經表示,合并后的企業要將價格優勢逐漸轉化為價值優勢。可見,整體服務水平的提高,以及如何提高品牌影響力和加大品牌附加值,是以后新的企業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國美永樂的合并對中國消費者來說還是比較有益的,因為產品價格不會輕易動,我們對家電零售企業的基本需求不會變,而且還會帶來整個行業售后服務水平的提高。不免讓我們對未來有一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