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們看到一個可喜的現象,高清掀起的普及風暴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高清電視、高清機頂盒廠家,以及高清節目制作商及集成運營商也都紛紛在高清市場上試水涉足。
雖然全國的整體平移還處于起動階段,但如何去開拓這個市場,如何找到一種更為有利的贏利模式和營銷策略,各環節的參與者們都在不斷地摸索和探討,都想從中分得一杯羹。同樣,此次中數傳媒與蘇寧的合作也是寄希望于能通過雙方的資源優勢進行互補,搶先一步占領“高清”市場,以期實現利益最大化。
有人說,這次集成運營商與渠道商的合作,是中數傳媒對三家合作伙伴日立、松下、海信合作內容上的一個補充,讓之前的合作內容落到實處;也有人認為,中數傳媒無非是想在高清節目無法打開用戶市場的情況下,通過與廠家和渠道商的捆綁行為來圈地,從而帶來一定的現金流,并在資本上有所收益而已;也有人認為,這些合作模式只能起到一種推廣作用罷了。
誠然,對于現今并不成熟的高清市場,每個企業的介入也有其不同的評價標準。但不管是中數傳媒的合作伙伴,還是其他彩電生產商,他們一致的觀點是,高清產業只有擁有了統一的標準才能真正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長虹發言人劉海中告訴記者,目前彩電企業在技術儲備上已經完全沒有問題,可以立即上馬生產采用任何標準的高清電視。海信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唐佑強也同樣表示,海信生產的電視所制定的企業內部標準,不僅符合央視高清節目的標準,也將會符合國家制定的標準。
顯然,各方把所有問題的癥結都歸結于高清電視的標準上,但目前我們看到的是,高清節目和高清頻道嚴重匱乏也阻礙了高清電視產業的發展。由于高清節目制作和購買,動輒需要上億元的資金,目前承擔高清節目運營的只有中數傳媒和上海文廣,即使高清節目已經在全國落地,但每天播出15個小時和限有的節目內容都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每月120元的收視費也無法讓高清節目進入平常百姓家。
另外,高清電視是否能顯示出高清效果,還有賴于各地方網絡運營商,如果在當地開通或轉播高清節目采用的壓縮率不同,傳送的高清節目質量也不同。因此,我們看到的是,高清電視的標準只是作為整個產業鏈條的一部分,高清電視的發展需要多方力量協同作戰才能真正繁榮這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