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信息家電時代已經漸行漸近,以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電子技術互通互聯為表征的3C融合趨勢日益明顯,傳統家電企業如果還是固守舊局,就會丟掉未來;另一方面,行業的邊疆日益模糊,一些實力強大的芯片、軟件提供商也開始滲透到3C融合的盛宴中來,中國家電業的競爭更趨激烈,甚至形成過度競爭。
在日益融合的市場格局下,企業必需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優秀的產品和服務,才能獲得良好的生存空間。中國家電業已經處在世紀變局中。
誰先在變局中認識到危機,誰就會先抓住新的機遇。
2004年底,經歷了短暫巨虧等動蕩后,長虹新帥趙勇上任就指出了長虹面臨的形勢:首先,在產業價值鏈方向,家電產品的核心技術及技術附加值將越來越多地從整機向關鍵部品和軟件領域轉移,以長虹為代表的傳統家電整機企業利潤越來越薄;其次,在產業形態方向,網絡、通訊、IT產品的不斷升級換代客觀上形成分食傳統家電市場的態勢;再次,在商業模式方向,家電整機生產企業與顧客之間傳統離散的交易模式,在信息互聯時代將逐步失去與顧客的聯系,進而失去產品的定價權。這個前瞻性的分析在長虹內部引起巨大反響,并成為長虹產業結構調整的“路線圖”。
隨后,長虹便開始謀篇布局。成立虹微公司,成功搭建起IC芯片設計的核心技術平臺,加速技術附加值向上游的轉移,為3C融合奠定了技術基礎;成立長虹佳華和國虹通訊,先后進入IT、通訊終端、網絡終端及個人移動電子產品領域,為長虹未來成為3C融合應用環境下的信息化全套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開了局面;成立長虹信息,與中國電信、盛大結盟,借勢向內容和服務提供商方向轉型,大力謀求產業鏈核心地位。
在產業縱向騰挪的同時,長虹也沒忘記橫向夯實。2005年底,長虹并購美菱電器,強勢進入冰箱領域,使原有空調線和新購冰箱線資源共享,發揮協同效應,在彩電業務之外又打造了另一支柱產業。至此,長虹產業已經覆蓋電視、空調、冰箱、IT、通訊、數碼、網絡、電源、商用系統電子、小家電等。種種跡象表明,在傳統家電領域,長虹將增強科技應用,創造更多的消費價值;在3C領域,長虹將全方位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創造更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而在技術領域,長虹將有能力為產業鏈伙伴提供芯片、軟件及解決方案等。
不動聲色之間,長虹不但領局當下,而且在新一輪3C發展大局中占得先機。有一個事實不容忽視,從產業發展角度而言,現在的長虹可以稱為“3C長虹”、“國際化長虹”,從消費者角度,這是一個個性需求被無限放大的時代,娛樂化的新生活成為人們的追求。但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對長虹品牌的印象還停留在“彩電大王”,“背投之王”的階段。如何協調企業發展、品牌升級與社會認知等方面的均衡,是長虹世紀跨越面臨的新課題。從長虹產業布局的方向來看,其品牌形象應當是面向國際,引領中國3C發展大潮的“快樂創造”夢想實踐家。因此,長虹品牌戰略調整是企業自身發展變化和外部環境變化共同作用的必然。
顯而易見,長虹新品牌將承載更多的使命,除了肩負自主品牌在世界崛起的一貫使命,還將承載對包括消費者在內的大產業鏈生態價值導向的使命。從行業、產業來看,這種變化將加速行業整體戰略轉型,更加趨向“以消費者為中心”;從社會層面來看,長虹新品牌理念將與社會的聯系更為緊密,其價值取向甚至可能影響整個社會潮流的方向。
回顧長虹的發展史,不難看出,長虹是一家與時俱進、與民同行的企業。
從1958年軍工起家,到上世紀70年代研制出國內第一臺黑白電視機,長虹擔當了國內第一代黑白影像造夢者的角色。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長虹從日本引進彩電生產線,并快速形成量產,成長為中國的“彩電大王”,引領著中國家電消費步入“泛彩電時代”,可以說,在那個年代,長虹在中國公平信息社會建設史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在國外品牌與國內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白刃格斗”的時候,又是長虹引領國內彩電價格的風向標,實踐了“讓老百姓買一臺電視機就像喝一杯白開水一樣容易”的諾言。
此后,長虹又成長為“背投大王”,讓視覺成為一種娛樂方式走入尋常百姓家。作為國內家電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長虹持續引領著中國彩電消費時代。在世界彩電高端產品領域,長虹不僅擁有了領先同行的技術優勢,還成為惟一擁有背投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生產廠家,成為“中國背投彩電代言人”。
2004年12月,長虹發布“大平板戰略”,引導行業步入“大平板時代”。在過去的一年,長虹平板電視發展速度高居行業首位。2005年6月,國內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最大平板電視生產線在長虹誕生,國內最大尺寸的55英寸液晶電視和65英寸等離子電視在長虹實現量產。長虹正在逐步積聚平板電視的比較競爭優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長虹在行業內第一個導入“感觀就是標準”的理念,其標志性意義在于,在全球電子產業環境巨變的情況下,以長虹為代表的中國家電業開始真正轉型,開始以消費者的需求來研發、設計、制造產品,它的提出已被市場證明在某種意義上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使中國家電業由懵懂的少年時代走向了成熟的青年時代。
隨著長虹佳華,長虹信息,國虹通訊,虹微電子等一批極具競爭力的子公司發展壯大,長虹已經初步具備將傳統家電和IT、通訊等新業務整合的能力,長虹的3C產業布局也已經基本成型。現在,“新長虹為你而變”的新品牌互動活動正在高調展開,長虹領軍中國3C信息家電發展大潮的雄心已清晰可見。
從選舉代言人事件中分析一番不難發現,長虹在打造核心技術能力尋求技術創新推進產業升級的同時,也發出了品牌形象改變的聲音。對于擁有近50年悠久歷史的長虹來說,想要改頭換面并非易事。作為老牌家電企業表率的長虹給人的印象似乎永遠定格在“穩重、內斂、保守”的形象。長虹會怎么變?
其一,變得霸氣、權威。長虹的老牌家電廠商地位沒有誰能夠動搖,長虹是否會繼續沿用這一形象,同時結合最新潮的“代言人”形式來闡述自己的新理念呢?
其二,變得尊貴、知性。長虹以往的形象讓我們聯想到得更多的可能是一個成熟的男人,而它既然要轉變,是否會向嫵媚動人的成熟女士轉變呢?身份尊貴、身姿優雅而又不失年代感。
其三,變得時尚、靈動,時刻給人帶來身心愉悅的感覺。這是從產品層面來看,長虹的全線產品相比過去,在外觀、功能等方面明顯改善,秉承以往“大氣、偉岸”的整體風格,更是注入了“時尚、靈動、個性”等元素,長虹是否會據此來定位自己的品牌理念呢?
一方面,作為老牌家電巨頭,長虹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有的分量是無可比擬的,因此即使長虹要轉變,也不會丟棄自己已有的品牌印象,也要傳承其50年來所積墊的“大氣、沉穩”。
另一方面,長虹一直在改變中突破自我,從而為公眾創造更多生活的價值。十年前掀起行業運動,推動中國彩電的普及發展;現階段構架3C新產業格局,為消費者創造升級換代的生活;未來將致力3C的全面融合,成為創新生活的原動力。
因此,如果長虹要改變,無論是品牌形象代言人、還是品牌理念、品牌戰略,都應當在傳承多年積淀的優良傳統的同時,體現長虹全新的精神風貌——一個時尚的、科技的、活力的新長虹!
在消費者眼里,品牌是一種印象,長虹最早叫響的“產業報國”,就蘊含了建立強大自主品牌體系的初衷,它不僅增強了企業和產品帶給消費者的民族自豪感,更促使企業積極參與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競爭,百折不撓創造屬于中國人的世界級品牌。
事實上,在2005年初,正在俏然變革中的長虹向社會傳遞出震撼業界、激蕩人心的“感觀就是標準”的經營理念,從產品開發、制造到經營完全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已初見長虹新品牌形象的端倪,其實質是“以消費者為中心”。
而在這次新品牌互動活動中,讓消費者推選品牌形象代言人,將企業的形象交給消費者去創想,表明長虹新品牌仍將傳承其“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真正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基石來定位品牌主張和品牌理念;另一方面,長虹越來越“親民”的姿態也表明,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將會更加順暢,雙方的關系將會更加密切,長虹這樣的國際化企業未來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長虹“為你而變”的新品牌互動活動,不僅預示其蓄勢已久的品牌轉型全面展開,同時也表明,長虹厚積薄發、再領行業風騷的時代也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