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家電頻道就此采訪了產業觀察家劉步塵。
問:南方某媒體報道高清電視認證的時候,使用了“認證成為游戲,高清成為演戲”的表達方式。你怎么評價這次高清電視認證?
答:亂相重重,是我對這次高清電視認證最強烈的印象。我覺得高清電視標準剛出來,產品認證就出現不規范、不嚴肅的現象,是非常令人不安的事情。人們普遍擔心將來他們買到的貼著“高清”標簽的電視是不是真高清,應該說這個擔心是有理由的。
問:目前,認證工作在中國彩電行業開展的情況如何?
答:據我了解,彩電行業是認證普遍率最高的行業,企業每有新品推出都要進行認證。正是因為認證在中國彩電行業開展較為普遍,所以我們更有理由擔心如果出現不規范操作,其消極影響會很大。
問:這次認證有三家機構同時開展,同時給企業發證。國家對認證是怎么規定的?什么樣的機構才有資格開展認證工作?
答:ISO/IEC指南對“認證”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準或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第三方的認證活動必須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這就要求第三方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于被認證者和消費者任何一方,必須與被認證者和消費者沒有任何經濟上的利害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
第三方的角色必須由國家或政府來擔當,或者由國家或政府指定的組織去擔任這個角色,這樣的機關或組織,我們叫它“認證機構”。
產品質量認證的程序是:對工廠的產品抽樣,按規定的技術規范、技術規范中的強制性要求或者標準進行檢驗,并對工廠的質量管理保證體系進行評審,以作出產品是否符合有關技術規范、技術規范中的強制性要求或者標準,工廠能否穩定地生產合格產品的結論。
問:你覺得這次高清電視認證社會反響強烈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一個認證引得這么多人關注?
答:很簡單,大家覺得這個認證有問題,至少存在不規范操作的嫌疑。這就是大家特別關注的原因。而且在此之前,媒體剛剛對全國牙防組織認證事件進行了報道,認證正處于信任危機之中。
如果依照有關機構及國家對產品認證的定義來看本次認證的話,我們會發現這次認證存在三大問題:首先是政出多門,多家機構同時開展高清認證,一起向企業發001號證書,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表現。按照規定,認證機構必須取得國家或政府的授權才能開展相關認證,但是,這么多機構一哄而上開展認證,是誰賦予它們的權力?我們不得而知。其次是“收費認證”違背了“認證必須與被認證方沒有任何經濟上的利害關系”這一基本原則,把認證演變成了一種商業行為。據我了解,這次彩電的認證都是收費的,這種收費認證很難讓人相信它的結果是公正的。再次是程序不合法,認證原則上要求必須是對工廠的產品抽樣,并對生產該產品的質量管理體系開展評審,但是,這次彩電的認證都是企業送什么產品認證機構檢驗什么產品,而且不對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做任何評審。因此,有人說這次認證有游戲的性質,確實如此。
把嚴肅的認證游戲化、商業化,這就是問題所在。大家很關注,是因為經它們認證的產品,很可能就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并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問:許多媒體在報道高清認證的時候,使用了“一夜之間變成高清電視”的表達方式,這實際上意味著大家對認證結果的不信任。中國消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如果消費者發現貼著高清標簽的電視不是真正的高清電視,不僅可以告企業,也可以告認證機構。你支持這種說法嗎?
答:我一直有一個觀點:不怕企業造假糊弄消費者,就怕消費者自己不知道該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以高清電視為例,不是許多企業都宣稱自己的電視是高清電視嗎?沒關系,讓他們宣傳吧,老百姓買電視的時候,拿上產品說明書和產品宣傳單頁,好好研究研究,看看有沒有虛假宣傳,如果有,就憑企業的宣傳和說明書及宣傳單頁,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或質量檢測機構投訴,并要求雙倍賠償。如果企業不從,消費者可以向媒體披露企業欺詐行為。據我了解,幾乎所有的彩電企業、所有的彩電產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虛假宣傳,消費者完全可以憑借這個向企業索賠。
所以,我非常支持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主張,消費者的權益不能被不負責任的企業任意踐踏。
問:在這場認證風波中,出現了兩個主角,一個是認證本身,一個是高清電視。在說了認證之后我們再說說高清電視。你認為為什么大家對高清電視認證反應這么積極?
答:很簡單,因為高清電視代表了電視發展方向,而且和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年,數字電視、高清電視越來越進入消費者視野,你到商場看一看,會發現幾乎所有的電視機上都貼著“高清”的標簽,但是,你看看你的身邊,有幾個人真正享受到了高清電視帶來的幸福?幾乎沒有。所以,高清電視在中國這些年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光開花就是不結果。難怪這一次高清電視認證,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又開始炒作了!
問:數字電視這些年給人們留下的一個深刻印象就是“特別不順”,地面傳輸標準始終出不來,產品認證一開始就遭到了廣泛的非議,你認為中國數字電視的結癥在哪里?
答:我認為中國數字電視或者說高清電視,在中國患的是綜合癥,不僅頭痛發燒那么簡單,還有心臟病,心肌梗塞。
數字電視產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包括數字電視接收機這個硬件環節,還包括信號也就是節目這個軟件環節,兩個環節一個都不能少,少了任何一個環節老百姓都看不到數字電視。遺憾的是,兩個環節都出現了問題,不僅硬件部分不能很好地支持,軟件部分同樣不支持,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到現在都沒有制定出來,一直用歐洲標準遷著,這怎么能行?
有人問:為什么制定標準這么難?這個問題很好。我認為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利益之爭在作祟,凡事一旦和集團利益掛鉤,事情一定會變復雜,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就存在這種情況。第二是有關部門不作為,在標準已經成為中國數字電視發展制約因素的今天,有關部門始終持等閑視之的態度,以老牛拉破車的效率做事,絲毫沒有緊迫感,這是很不正常的。第三是中國在數字電視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方面積累不足,致使標準的制定出現一些技術性難題無法攻克。
問:2005年中央電視臺開展了高清電視認證,那個認證和目前開展的認證有什么不同?有人說中央電視臺沒有資格做電視認證,是這樣嗎?
答:如果說這兩個認證有什么不同的話,我認為一個做在了高清電視標準出臺前,一個做在了標準出臺后。因為央視的認證做在了標準出臺前,因而顯得理由不充分。
現在,許多人說中央電視臺沒有資格做高清認證,事實可能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作為中國最強大的電視節目運營商,中國數字電視的發展和中央電視臺的命運息息相關,在傳輸標準和接收機標準遲遲出不來的情況下,中央電視臺另起爐灶委托有關機構搞了一個高清認證,目的是想通過局部突破來推動數字電視在中國的發展。但是,因為種種利益糾葛,加上央視操作有些急功近利,給人留下把柄,從而成為眾多媒體和企業質疑的對象。我認為,這次國家出臺高清數字電視標準,有中央電視臺的貢獻,如果不是央視去年搞的那個認證,我真不知道國家標準什么時候才能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