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電子商會售后服務專業委員會發起的新三包制訂工作已經啟動,聲稱新三包將對高端彩電做出統一的售后服務規范;中國標準化協會近日也宣布國內平板電視安裝服務標準正式出臺,此安裝標準據說是以TCL企業標準為藍本;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也于近日表示,將以海爾“三包六免”平板電視服務標準為母體,進一步完善形成行業的服務標準。
至此,有關高端電視三包規定、平板電視售后服務標準等,利益各方紛紛站出來聲稱由其負責制訂。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方面暴露出舊的三包規定已經不適應平板電視技術的發展,需要增加或者補充新的內容;另一方面,圍繞新三包的制訂從業者各方都在爭奪更多更大的話語權。高端電視的售后服務涉及的利益方比較廣泛,不是一個簡單標準就能囊括所有問題,一些專家呼吁,行業主管部門這時候應該站出來規范和引導售后服務標準的制訂。
隨著高端彩電消費需求的增大,其缺乏售后服務支撐的弊端也逐漸顯山露水。然而據記者了解,為了共同規范高端彩電不完善的服務體系,目前除上海、廣州和南京等地出臺地方性規定對高端電視的售后服務進行規范外,一些家電行業的協會和組織也在積極地聯合企業謀求售后服務標準的話語權。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時,中國標準化協會宣布國內平板電視安裝服務標準正式出臺。據該協會理事長李忠海介紹,該標準在采納TCL企業標準的基礎上,參照了相關標準規范,填補了中國平板電視服務標準的空白。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高新技術部主任劉霜秋也于近日表示,將以海爾“三包六免”平板電視服務標準為母體,進一步完善形成行業的服務標準。記者采訪企業時還獲知,其他一些國內廠商也在積極地與協會“結盟”,努力讓自身在服務上的某些優勢提升為行業推薦性標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電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三包改革呼聲由來很久,但由于國家相關法規遲遲不出臺,企業只能自發承擔起規范市場的責任。為了讓服務得到進一步推廣,必須要制訂相關的服務標準。”
中國家電維修協會副秘書長郭赤兵也表示,出于平板電視類產品目前缺少行業通行、企業認可的與服務有關的技術指標要求及服務技術規范,服務維修的技術質量難以統一鑒定的緣故,中國家電維修協會2006年立項制訂的《家用平板電視類產品服務維修技術規范》,將明確廠家、商家、服務維修企業、維修器材企業職責。
行業協會捆綁企業標準,甚至直接把企業標準提升到行業標準的高度,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業內人士指出,對高端電視提出新三包的本意是規范和完善高端電視售后服務情況,如果市面上出現很多版本的三包服務標準,這樣不但不會對消費者的購買起指導意義,甚至會混淆消費者的視聽,就如同現在的高清宣傳一樣,甚至會引發標準過剩,引發消費者對這些標準的信任危機。
不過,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性、行業性的一些推薦性標準的出臺對高端電視產業的發展是好事,消費者自身有一定的辨別能力,能夠識別這些標準的真正含義,應該不會出現標準泛濫的現象。”
中國家電維修協會副秘書長王裕奎也指出:“各協會、機構與企業積極配合,旨在促進中國平板電視市場走向健康良性的道理,共同完善中國平板電視不足之處。地方對高端電視售后積極的態度值得肯定,將對新三包的出臺起積極補充促進作用。”
但王寧和王裕奎同時都表示,雖然地方性、行業性標準的積極意義存在,但是對高端電視的售后服務最終掌握話語權的,應是由國家質檢總局以法律法規方式出臺的新三包規定。
此外,如果把高端電視的售后服務統一成一個標準,至少在技術上也是行不通的,因為平板電視、微顯示背投電視在光源壽命、主要元器件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如果對其售后進行統一界定,勢必造成高端電視的各個陣營失去公平的競爭。
“目前并沒有接到專門針對高端電視售服變化的通知,但如果對所有高端電視實施一個標準,將不利于整個產業的發展。”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大屏幕投影顯示分會秘書長趙漢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明確指出。
他補充說:“微顯示背投電視由于光學系統更復雜,更換燈泡需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導致其維修成本和技術都過高,需要專業的人士進行維修,不能和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一概而論。”
王裕奎也表示,新三包將涵蓋目前已經上市的各種高端電視,由于等離子電視、液晶電視和微顯示背投電視屏幕的壽命不一樣,主要部件的折舊率也存在不小的差異,這些情況都應該列入新三包制訂的考慮范疇之列。王寧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相同的觀點。
但趙漢鼎還有另外的擔憂,他指出,目前無論是液晶電視還是等離子電視,國內企業不掌握核心技術,如何三包還得通過上下游廠商的協商和共同努力。
不過有顯示屏方面的專家指出,隨著消費者的關注和社會擁有率的逐步提高,通過企業的不斷技術進步,是可以逐漸達到“三包”規定的,但可能是個漸進的過程。
首先需要企業改進產品的相關技術質量,比如通過改進技術方案提高整機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平均故障修復時間、使用壽命等相關技術指標;
其次需要提升自身的維修服務技術保障能力,比如核心維修技術(維修資料信息、技術人員培訓等)的掌握,專用維修設備(儀器、儀表、工具)的提供,維修零部件的供應(或爭取上游關鍵零部件的供應企業提高相應品質及保障期限)等;
第三加強對下游承擔服務維修工作的特約企業加大管理和支持力度,逐步提高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質量保障。
即便如此,從目前看來,高端電視的售后服務要達到預期的目的,注定應該對所有產品進行分門別類、因“屏”而異制訂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