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23日,第14屆廣播電視展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新浪科技、慧聰網在展會現場聯合主辦“CCBN2006高峰論壇”。“高峰論壇”上,相關廣電官員稱,付費電視的收費標準實行企業自主定價,未來付費電視的收入可能超過免費電視。
付費電視是趨勢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執行主編黃序稱,老百姓說現在每個月已經交了錢,交12元/月或者18元/月,為什么還要談付費電視?其實,我們探討的以往交12元/月、18元/月,那是維護費用,公共的屬性更大一些。現在引入付費的機制,可能廣電在開辟一個新的戰場。以往廣電的總收入大部分都是在廣告,而現在要開辟一個付費的新戰場。
國家廣電總局計財司產業發展處長金北寧則稱,付費電視和公共電視是有很大差異的,政策上各個頻道通過有線網來傳輸維護費用,網絡實際上維護自身生存的費用,這方面是政府定價,這是要經過價格聽證的。
中數傳媒務經理李敏認為,這是一個消費習慣的問題,即從免費到收費的觀念轉變,“我們對轉變還是有信心的,現在每個人花100多塊錢付手機費覺得很正常,但20年前就覺得這是很昂貴的費用。消費者認為他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就會付費。
付費電視收費標準實施自主定價
對于消費者今后繳納收費電視的標準,國家廣電總局計財司產業發展處長金北寧稱,付費電視在價格政策方面區別于我們所說的公共電視,付費電視主要是執行市場調節的價格政策。
他說,付費電視的價格是由供應商、系統經營商、接入網根據市場發展的情況,根據當地用戶的生活水平、消費水平,以及企業的運營成本來共同協商確定,這是由市場自主來調解的。
他同時表示,這也是由供求關系來調解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付費電視有收幾塊錢的,也有收幾十塊錢的,產品的策略是由市場決定的。
中數傳媒務經理李敏舉例稱,以整個業務的分成,首先是地網公司向用戶收取收視費,按每月每戶收費,目前分成單位,地方網絡公司和集成頻道、集成節目的提供商,是“541”的分成。地方網絡公司按照每戶的收視頻道分到50%的收入,集成節目供應商是40%的分成,而頻道與運營商是分到10%。目前的價值廣電總局引導的趨勢,領導運營商、領導節目運營商、消費者和需求供求關系確定價格自主定價,不受國家物價的限制。
收費電視遲早要超過廣告收入
廣電總局金北寧處長介紹說,從產業政策方面來說,因為付費電視和免費公共電視不太一樣,最大的區別就是,它不是帶廣告的。
同時,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趙子忠認為,從國外來看,英國的收視費實際上已經超出了廣告費所占的比例,就是近一兩年的事情。這說明了在原先的電視營收體系中,收費電視這樣的盈利模式是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