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研公司DisplaySearch日前公布了按品牌、地區、尺寸和分辨率細分的2005年第四季度全球液晶電視(LCD)出貨量和銷售額數據。最新這期報告中,包括有43個不同的LCD電視品牌,以及眾多的子品牌。
市場總體活躍,大尺寸LCD增長矚目
2005年第四季度LCD市場總體活躍,賣給渠道(sell-in)和賣給OEM(sell-through)這兩種銷售方式的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都高于預期。其中,sell-in出貨量比預期高12%,比第三季度增長58%,比2004年同期增長137%,達到860萬個的最高記錄。2005年全年液晶電視出貨量增長141%至2,120萬個。
2005年第四季度各地區的液晶電視出貨量與第三季度相比,至少增長有25%。中國和歐洲地區增幅最大,分別為74%和73%。歐洲液晶電視的需求最高,市場份額從40%升至44%,北美的份額從29%降至26%。
最引人矚目的是,隨著得到優化的產能不斷上線,推動價格走低,刺激了尺寸較大的液晶電視出貨量快速增長。其中,37英寸LCD出貨量勁增148%,超過100萬臺,占到市場份額12%;銷售額比例也從20%增長至29%。40-44英寸LCD從等離子電視、CRT背投電視奪取了部分市場,出貨量份額達到17%,差不多是第三季度的3倍。35-39英寸LCD市場份額也從48%增加到近2/3。隨著大尺寸LCD的強硬增長,液晶電視的平均對角線尺寸比2005年第三季度增加5%,比2004年同期增加21%,達到26.4英寸。
2005年第四季度32英寸液晶電視的平均價格比2005年第三季度下降16%,比上年同期下降51%,降至1,493美元。37英寸液晶電視的平均價格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15%和49%,降至2,333美元。但由于大尺寸電視的比例上升,總體液晶電視的價格僅比第三季度下降2%,比上年同期下降12%,降至1,169美元。2005年第四季度液晶電視銷售額比第三季度上升54%,比2004年同期增長100%,達到100億美元。2005年全年液晶電視銷售額增長100%,達到254億美元。
尼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液晶電視市場向大尺寸方向演進的趨勢,使索尼(Sony)成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該公司成功地推出了BRAVIA系列,以及通過與三星之間的合資公司S-LCD獲得優化產能,它的出貨量和銷售額排名均由第四躍居第一。
DisplaySearch的一名分析員表示,索尼去年末季不斷大幅下調其Bravia系列液晶電視的價格,同時還大搞市場推廣活動,此次索尼能夠成功登頂,其強大的品牌效應推力最大。上年12月初,索尼曾突然宣布剛推出的5款BRAVIA系列液晶電視同時降價,其中40英寸液晶電視直降5,000元,其他幾款也降了2,000元左右,整體降幅高達20%。
上述DisplaySearch分析員補充道,在液晶電視市場起步較晚的索尼,不惜選擇與其競爭對手三星聯合成立S-LCD風投公司,從而迅速獲得與夏普、飛利浦等巨頭相似的面板優勢,這也是索尼此次登頂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此次數據顯示,索尼出貨量比第三季度增長164%,市場份額從9%升至15%。它在30-32和40-42英寸市場,以及26-27和22-23英寸市場都居于榜首。按銷售額計算,索尼的市場份額為19%,超了夏普(Sharp)的13%。自液晶電視市場出現以來,夏普一直在全球出貨量和銷售額方面占據龍頭位置。此次,按銷售額排名,索尼在北美排名第一,超過夏普;在世界其它地區項目下的排名也升至第一,超過了LGE。
此外,包括Magnavox品牌在內的飛利浦(Philips),在2005年第四季度液晶電視出貨量排名保持第二,市場份額從15%降至14%。由于注重尺寸較小的產品,其銷售額排名從第二降至第四。按出貨量排名,它在北美保持第一,但在歐洲降至了第二,位居三星(Samsung)之后。在全球15-19英寸市場,飛利浦依然保持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