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28日數字電視在福飛路塞納陽光小區落地試點以來,數字電視一直是福州市民關注的焦點。
近日,記者對該小區試點情況進行調查發現,盡管該小區享受免費贈送機頂盒和前三個月免費收看的優惠待遇,可多數業主對信號偶爾會中斷和點播服務價格表示難以接受。這也是數字電視在福州大規模推廣可能遇到的最大一只“攔路虎”。
圖像清晰、節目豐富……
試點用戶享受“數字盛宴”
“DVD般清晰的電視圖像,電影院的音響效果,幾百個電視頻道……”,這是數字電視給人最大的期待。
海峽數字廣電網絡(福州)有限公司的廣告單頁上,也可看到這樣對比強烈的煽情字眼:“以前,總是我在等節目。想看的節目要慢慢等……”“現在,節目等著我來選。開通福州互動數字電視,做電視節目的主人……隨時想看隨時點”。
實際情形究竟如何,作為第一批嘗數字電視蛋糕的塞納陽光業主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退休在家的業主老黃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我們能收到94個電視頻道,不收錢的,圖像比過去清晰多了。”
一位女業主告訴記者:“節目真是太豐富了,像我這樣的居家主婦喜歡看的美食天地、旅游頻道,里頭都有。”
信號不穩、內容重復……
試驗期間表現不盡完美
然而,新生事物難免有一些不盡完美的地方,數字電視亦然。
據塞納陽光物業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經常聽到小區業主這樣反映:信號不穩定,有些頻道內容點不開。
從事通訊科技工作的業主甘先生說,雖然圖像質量明顯改善,但偶爾會出現一些圖像中斷現象。而上文提及的那位女業主則抱怨有些她喜歡看的頻道內容沒有及時更新,內容重復,有時甚至沒信號。
“盡管有一些瑕疵,但從技術角度來看,數字電視應該沒多大問題,后期數字電視推廣面臨的最大問題應該是市場,其根本就是收費問題。”不愧為專業人員,甘先生一語中的。
連續劇0.5元/集、電影2元/部……
服務收費令常人難接受
塞納陽光物業工作人員如實告訴記者:“要不是因為我們小區是試點小區,前期享受免費待遇,沒多少人會裝數字電視的,花費太高了。”
他們給記者算了一筆細賬:一臺基本型機頂盒要680元,一臺互動型機頂盒要1280元,一臺電視配一臺機頂盒,現在一戶人家不止擁有一臺電視,這樣開通數字電視光機頂盒一項就花費不菲。每個月互動電視基本服務費35元,一年總共要花420元(原來閉路電視每年只需要156元),再加上收看一集連續劇要0.5元,收看一部電影要2元,這樣的花費不是普通市民所能承受得起的。
據了解,試點期間,塞納陽光業主多數選擇的是基本型機頂盒,因為這種型號的機頂盒是由廣電網絡公司免費提供的,很少人愿意掏腰包選用可以看互動節目的互動型機頂盒。
據悉,數字電視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看互動節目,使觀眾真正成為“電視節目的主人”,沒有了這個,數字電視的概念就不完整了。由此也不難看出市民對數字電視價格的接受心理。甘先生建議說,數字電視收費應該針對不同的收入群體制定相應的檔次。
到目前為止,國內共有四十多家有線電視數字轉換的試點單位。除青島等少數城市外,其他城市數字電視轉換工作步履艱難,其原因就在于“機頂盒”的價格和點播等服務收費令多數人難以接受。
□ 相關鏈接
我國數字電視普及時間表
根據《廣播影視科技“十五”計劃和2010遠景規范》的規定,到2005年我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超過3000萬戶,2010年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2015年停止模擬廣播電視的播出。
第一階段:到2005年,直轄市、東部地區地(市)以上城市、中部地區省會城市和部分地(市)級城市、西部地區部分省會城市的有線電視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第二階段:到2008年,東部地區縣以上城市、中部地區地(市)級城市和大部分縣級城市、西部地區部分地(市)級以上城市和少數縣級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第三階段:到2010年,中部地區縣級城市,西部地區大部分縣以上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第四階段:到2015年,西部地區縣級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 新聞廣角
世界發達國家電視數字化進程
英國:1995年8月,發表了著名的《關于數字電視的政府建議》,正式啟動了電視數字化的進程,后又提出在10年至15年內要徹底實現從模擬電視到數字電視轉變的目標。現在,這一目標正在逐步實現中。
美國:1997年4月,聯邦通信委員會發布了數字電視實施進程表,計劃到2006年淘汰模擬電視,全面轉為數字電視。
德國:從1996年7月開始,陸續推出數字衛星電視臺、數字有線電視網,隨后各州都出現了數字有線電視試運營,到2010年前全面實現廣播電視的數字化。
法國:1996年4月,開辦數字衛星頻道,1994年4月,開辦地面數字電視,2003年全面推開。
日本:按郵電省的計劃,東京、大坂、名古屋三城市在2003年開始數字傳輸,其他地區逐步跟上,到2006年完全停播模擬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