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回顧
新華社上海1月27日電:一個搭載在電話線上的“互動電視”平臺,率先在上海開通,進入了閘北的社區居民家庭。
“互動電視”由上海電信、長江集團、復旦大學和上海大寧寬帶網絡公司等單位聯合研發。與傳統電視收視時按部就班看節目的方式不同,“互動電視”擁有的“時移”功能,也可以自行點播各類電視節目。
易觀分析
這個“互動電視”本質上是另一種模式的IPTV,由上海大寧牽頭整合資源、面向用戶推廣,上海文廣提供內容,上海電信則負責線路改造和輔助運營。從“互動電視”的營銷策略來看,與其他地區已經開展的IPTV業務一樣,點播成為主要賣點之一。然而在當前各地廣電機構推進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的過程中,點播也是數字電視運營商吸引用戶的主要手段。 這就造成了數字電視和IPTV業務形態的同質化,再加上當前IPTV內容提供商僅有上海文廣一家,內容同質化也無法避免,導致數字電視和IPTV之間必然產生競爭和替代性沖突。
易觀國際認為,數字電視最主要的特點應該是高清晰的畫質,輔以視頻點播等互動業務;而IPTV的發展方向則應該是以基于互聯網的互動增值業務為主(視頻點播只是最基礎的互動應用),輔以傳統的電視業務;如此兩者才能形成差異化發展,互為補充。
在IPTV發展初期,在網絡條件還不足以支撐高級互動業務時,IPTV運營商可以將用戶最熟悉的視頻業務作為切入點。但是,隨著IPTV用戶規模的擴大和網絡條件的改善,運營商的目光不能僅停留在視頻廣播和視頻點播業務上,更不應過分強調IPTV較之傳統電視或數字電視的清晰度優劣,而應該引入更高層次的互動業務,如網絡游戲、即時通訊、VoIP和電視商務等。
根據業務的不同傳輸類型,可以將IPTV應用分為兩類,一是流媒體應用,二是非流媒體應用。傳統的視頻直播和視頻點播可以歸為流媒體應用,而網絡游戲、即時通訊、VoIP和電視商務等高級互動業務則可歸為非流媒體應用。易觀國際認為,由于數字電視的存在,流媒體應用能為IPTV運營商帶來的收益將十分有限,真正有價值的是數字電視所不能實現的非流媒體應用,即較高層次的互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