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高價平板電視何時終結
來源:市場報 更新日期:2006-02-20 作者:威斯
夏普、松下等最近掀起了一股從美國到中國的平板降價狂潮,最高降幅達40%,盡管如此,降價后日系電視在平板電視中依然保持著高價位。長虹彩電相關人士稱,日系40寸以上的平板彩電降價后平均售價還在2萬元左右,而其成本不足1萬元,而同樣品質與技術的國產彩電,售價一般在1萬元。來自國美、蘇寧等賣場的銷售信息則顯示,以TCL、長虹、康佳、海信、創維為首的中國彩電的每臺純利平均為100元,而日系彩電的利潤則要高得多。TCL宣傳負責人王一飛認為:“賣一臺日系彩電的利潤,可能等于100臺中國彩電的利潤!”也因為如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日的全國性調查顯示,日系彩電在華的銷售已經跌出前七名之外,前七名全部是TCL、長虹、康佳、海信、創維等國產品牌。
據TCL、長虹、康佳、創維、海信、廈華、海爾等專家分析,目前彩電的制造技術主要分為“五大關鍵技術”:芯片技術主要是由歐美企業壟斷;顯示屏技術主要是韓國與臺灣地區的企業壟斷;應用技術,主要是零配件的配套能力,中國企業在全球擁有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制造工藝,中國在全球領先,許多先進生產線都落戶在中國;系統集成技術,同樣是中國企業獨步天下?傊,除了歐美在芯片上領先,韓國在顯示屏上領先之外,在應用技術、制造工藝、系統集成這三個方面,全部是中國企業領先,由于日系彩電沒有一項領先,其彩電暴利又從何而來呢?許多日系彩電就善于利用消費者的“品牌錯位”,讓消費者誤以為“高價一定等于高質”,因而占據了不小的市場。
相關專家稱,國產彩電的利潤率一般控制在5%—10%,每臺彩電的利潤一般保持在50元—100元之間,是一個成熟的行業的合理利潤,中日彩電軍團的工資成本差不多,原材料、制造成本、技術成本、運輸成本等也差不多,差別在管理成本上,一個日系彩電企業的金領高管,其工資可以是中國企業高管的10倍以上,這個工資差別最終導致了日系彩電的“價格虛高癥”。同時國內彩電大多實行三包服務,終身服務等,而日系彩電大多服務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