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就要結束了,回顧全年家電市場熱點,可謂是異彩紛呈。面對平板電視市場逐漸普及的勢頭,不少IT業公司也開始進入家電領域,無疑加劇了家電廠商以及家電渠道、連鎖巨頭之間的激烈競爭。
早在幾年前,戴爾公司就把原“戴爾電腦公司”中的“電腦”字樣拿掉,其目的就是要名正言順地進入家電市場,同時還推出了一款17英寸液晶電視機、多款數碼相機和新款投影機。可見,進軍家電市場顯然是不少像戴爾這樣實力強勁公司的發展戰略。
當然了,高科技企業進軍家電市場有多種原因,而我們這里則主要討論家電廠商搶灘國內各大市場的情形,特別是對一些熱點,譬如家電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的趨勢等,作為拋磚引玉,作一番分析與評點:
一、2006年度家電市場熱點評述:整體態勢篇
如果就2006年全年家電市場的整體態勢來分析,現在很多城市是以國美、蘇寧、大中三巨頭在競爭,而就產品品牌來說,三星、LG這些外資彩電巨頭也多有斬獲。
而就國產家電來說,成為贏家的廠商也相當多,有的廠商不僅躋身第一陣營,而且將其他國產彩電擠兌得很慘。
而國外廠商又如何呢?就拿等離子電視來說吧,日立公司是生產等離子電視的大廠,在國際上實力也是相當強勁的。該廠商今年上市的一款“巨無霸”55寸等離子電視給人的第一感覺,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即:震撼。
它擁有震撼的畫面,震撼的聲音。同時這云消霧散日立55寸等離子電視的價格也在下調,而且是突然降價5000元,以30990元的價格創造歷史新低,比夏普的52寸液晶電視LCD-52G7便宜近2萬元,確實驚人。
可見,國外廠商早就放下了架子參與國內競爭。
不過話也說回來了,早就有業內人士在說了,其實目前很多國內大城市市場在售的部分外資液晶電視,實際采用的是臺灣液晶面板。而更加驚人的是,索尼、東芝、三星等外資巨頭用偷天換日的手法降低成本,以應對中國家電市場的激烈價格戰。可見,這里面的名堂,確實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