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打折補差價,一環扣一環
在眾多的促銷手段中,積分返券是很多商家常用的手段,就先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消費者能夠得到什么。首先是返券,在購買液晶電視之后,購物滿多少元返多少券,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哪有這么多的東西可以買,這樣做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大家在賣場多消費,而且購買其他產品的時候還對返券設定了最高限額,你買得多返券也多,但是最后商家賺得更多,最后拿著這些怎么也用不完的返券反而成了個包袱。其次是積分,達到一定數量的消費后,贈送一定量的積分,在購買其他產品的時候優惠,實際上為了達到這些條件,消費者付出的遠比得到的多得多。
看似簡單的打折和特價廣告,其中也有很多不為消費者所知的秘密。現在平板電視市場各品牌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很多商家都想出了各種各樣的促銷手段,在眾多的促銷行為中,虛假打折是商家最為常用的欺騙手法。在家電賣場中,很多促銷、優惠、打折廣告滿天飛,背后商家卻玩弄著變相漲價的花招。通常在廣告宣傳中,打折和特價和促銷信息中所標示的“原價”并不是降價之前真正的價格。
促銷打折也有大文章 |
商家對“原價”的定位各不相同,一般來說有幾種情況:一是“建議零售價”,這一般是廠商的定價,通常都會比實際銷售價格高出一兩成;二是歷史最高價,這個是產品幾個月甚至幾年以前的價格;三是未成交過的價標,是重來都沒有成交過的商家定價;四是純粹虛標或亂報的價格,這種情況尤為普遍。從液晶電視的某些促銷信息上看,的確是便宜了不少,但實際上在商家定出的價格上打折,消費者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實惠,甚至有些打折之后的價格比原來促銷之前還要高,因此今后大家在購買促銷或者打折的液晶電視之前,最好能夠事先了解這款產品之前的真實價格。
筆者經常在公交車上聽見某家電賣場補還差價的宣傳廣告,聽起來好像價格肯定最低,而這不過也是商家的宣傳手段而已。據筆者的了解,補還差價一般需要消費者提供當天其他賣場合法的價格憑證,且不說等消費者發現其他賣場有更低價格起碼也在幾天之后,就算是當天發現,試問如果要消費者提供其他賣場的合法價格憑證,難道消費者還要再去買一臺來取得這個所謂的憑證嗎?可見這種宣傳完全就是自欺欺人。而且通常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價格都是貨比三家,同一個城市價格基本變化不大,差價最多不過二三百元,為了這么一點錢去找商家,豈不是自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