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即將過去的2006年對于液晶電視來說,可謂是驚濤駭浪,波瀾起伏,特別是進入下半年以后,液晶電視價格開始雪崩,從32英寸到47英寸無一不山搖地動,價格降的讓廠家心驚肉跳,讓用戶目瞪口呆。目前市面上的液晶電視上百種,在價格大戰中幾乎無一幸免,但降幅大小卻相去甚多,相差數倍。
對于準備購買液晶電視的讀者而言,價格是購買前考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多數時候甚至超過品牌、面板的重要性。哪些液晶電視降價幅度大,價格低,更合算,是大家非常受關注的問題。PCONLINE網數字家庭頻道從眾多的液晶電視中精心篩選出十款貶值最快的產品,為大家購機提供參考。
第10名:夏新 32HWT3 9999元--5999元
夏新這款32英寸液晶電視3月份的時候價格還要9999元,采用三星普通PVA屏,雙核心高清影像、三維精晰立體畫質、廣色域亮麗真彩、膚色鮮活技術。元旦前,價格已跌到5999元,而且屏幕改為更高檔的三星S-PVA屏。
在今年的液晶電視降價大潮中,32英寸一直首當其沖,而且在外資品牌的重壓下,目前主流品牌和型號全部退縮到6000元以內,即使是這個價格同外資品牌競爭已失去優勢,只有在價格上再做降低,預計元旦期間會出現3999~4999元的更低價格。
第9名:長虹4619P 20980元--13980元
這款46英寸液晶電視是長虹"五一"時上市的新品,當時的價格要2萬多元。此機采用三星S-PVA屏,量子芯圖像處理電路,實際上就是美國的PW技術,是目前最優秀的圖像處理技術之一,是長虹的高檔機型。8月份開始,三星S-PVA面板價格開始急劇下跌,不僅32、40英寸價格迅速下滑,而且已經將價格的戰火燃燒到46英寸大屏幕領域,到"十一"的時候,價格跌破1.5萬元,元旦前夕,再降1000元,半年之間降價7000元。
盡管如此,長虹這款大屏幕電視在價格上優勢并不大,比4619P晚上市3~5個月的TCL47K73、康佳46BT20,價格還要低1000~2000元,這兩款電視也是采用三星S-PVA面板。采用同樣的面板,同樣低價的還有創維、海信46英寸液晶。
第8名:廈華42T18 19980元--8980元
這是一款FULL HD電視,奇美面板,是市場上最早的一款1920*1080物理分辨率的產品,并因此一炮走紅,成為一時熱銷的機型。年初的時候價格高達19980元,3月份降到15980元,6月份再降3000元,達到12980元。"十一"的時候,再降3000元,達9980元,元旦前夕,跌落到8980元。一年之中,降幅達1.1萬元。也就是說花同樣的錢,年初買一臺42T18,年末的時候可以買兩臺,還可剩余2000元錢,可以成為今年國產液晶電視價格在外資品牌突然發動價格攻勢后,一步一步向后退守,被迫以低價回擊的縮影。
42T18型號上比較復雜,有一種42T18 LYD,采用的是LPL屏,分辨率為1366*768,價格也相同。現在有出現了42FT18,F代表畫中畫,其他相同,價格也相差不多。
第7名:康佳 4011 14999元--8999元
這款40英寸液晶電視是康佳的老型號產品,年初的時候價格高達14999元,但是8月份開始,突然跌破萬元,元旦前夕已降到8999元。采用三星S-PVA面板,GENESIS圖像處理技術,效果很不錯。這款電視的降級軌跡實際上也是國產40英寸液晶電視的一個縮影。隨著液晶面板價格的跌落,40英寸面板也大幅下跌,5000元的降幅并不算很高。
在對抗外資液晶價格攻勢中,國產40英寸還保持一定優勢,同價位還包括TCL、長虹、海信、創維,特別是海信囤積了大量40英寸面板,元旦期間價格甚至會下探到7999元。
第6名:松下 32LX60D/32LX60DA 11980元--7980元
松下32LX60D是松下5月份上市的新品,上市時的價格為11980元,采用三星普通PVA面板。實際上三星的PVA面板和臺灣面板是同一個檔次,因此價格并不低。后來部分產品采用三星高檔的S-PVA面板,又增加一種32LX60DA型號。但是價格卻一路走低,目前32LX60DA最低價格已到7980元。松下專攻32英寸以下液晶電視,具有純黑處理電路,雙HDMI接口,預計元旦期間還可能進一步下跌。
第5名:三星 40R71B 17990元--14990元
這款產品是三星5月份新上市的產品,采用三星S-PVA面板,其賣點為時尚的外觀,就技術上講,仍屬于低檔產品。但是三星的策略非常高明,把這款機器定價比較高,貌似高端產品,依靠相對低的價格,直接同索尼的V系列搶奪市場,非常成功。但是隨著索尼和東芝等品牌價格手法的不斷發力,三星也面對強大壓力,40R71B也開始逐漸降價,雖然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對于價格控制相對嚴格的三星來說,已很難得。但是對于普通消費者,以此機的價格,并不是40~42英寸外資品牌中更好的選擇。
第4名:LG 42LC2R 18900元--10900元
這款產品是LG在4月份新上市的,當時一度和飛利浦42PF7420、東芝42WL66C一同并列最熱門的40~42英寸液晶電視。采用LPL7.5代面板,HDMI接口,黑色方面處理的非常出色。最大特色是價格優勢,剛上市不到一個月,在"五一"的時候就爆出16900元的低價,不到一個月降價3000元,也是外資品牌價格最低的,因此銷售的非常火爆。半年多來,價格一路下降,目前已跌到10900元,降幅達到萬元,元旦期間將跌破萬元,甚至可能出現9000元的特價。
第3名:東芝 42WL66C 21980元--11980元
目前,液晶電視領域三星已遙遙領先,索尼、東芝這樣的傳統電視機制造領域的大公司由于沒有掌握液晶制造的核心技術,只有依靠價格策略爭奪市場份額,實際上東芝是國內外資品牌價格戰的始作俑者,其價格攻勢發動的標志性事件就是WL66C系列的上市。42WL66C采用LPL面板,被認為同三星的S-PVA面板一樣都是目前最好的面板。東芝是少數掌握圖像處理電路技術的公司,HDMI通道為全數字的,圖像效果一流。42WL66C上市之初雖然高達21980元,但是在40~42英寸外資液晶電視中,仍然有很大的價格優勢,對索尼、三星造成了很大沖擊,很快就為市場所接受,業績進入三甲行列,東芝甚至發出超越三星的豪言壯語。
隨著液晶價格的大幅下跌,此機也一路下調,目前已降到11980元以下,成為40~42英寸中最值得購買的的外資產品。而同檔次的飛利浦42PF7421則在1.5萬元左右,完全失去競爭力,因此不得不停產。元旦期間這款電視還要繼續下降,預計最低可達到9980元,值得關注。
第2名:索尼 40U200A 16990元--9990元
這款產品是索尼8月中旬新上市的產品,當時定價高達16990元,實際上,這是一款低檔產品,采用三星S-PVA面板,泰鼎圖像處理芯片,冠捷公司在福建福清生產的,包裝箱上印的生產地址也是福建。這款產品定位就是低端大眾市場,其策略是以價格取勝,靠低價搶奪市場份額,因此上市一個多月價格就急劇下跌,"十一"期間最低只要9999元,雖然降價幅度不是最高的,但是降價速度卻很快,降幅也不低。市場反響強烈,銷售火爆。
元旦前夕,再度打出9999的價格,預計最低將出現9000元的價格。索尼的降價,向國產40英寸發出了嚴峻的信號,如果國產40英寸液晶價格做不到7999元,在索尼品牌的吸引力和超低價格面前,將再度面臨份額被搶占一空的危局。
同樣的還有索尼32U200A,以價格取勝,最低將突破6000元,逼得的國產液晶只能把價格調整到3999~4999元范圍內,否則無法同這些超低價液晶相比。
第1名:東芝 47WL66C 42980元--19980元
這是一款FULL HD電視,采用的是LPL屏,上市之時是國內市場上最大的也是第一款具有HDMI接口的FULL HD電視。LPL屏和東芝強大的圖象處理技術的夢幻組合,加之全數字的HDMI通道,這款電視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高清機皇。
這款電視所創造的記錄還不止于此,還創造了上市一個月即降價1萬元的空前記錄。這倒不是東芝在玩價格上的小花招,實在是液晶面板市場急劇的價格變化所做的快速反應而已,因為在3月份上市時,46和47英寸面板價格還很高,42980元的價格并不高,但是隨后三星就傳出準備大幅降低46英寸面板價格的消息,東芝在第一時間作出快速應對措施,也在市場上造成極大的轟動效應。隨著三星46英寸面板的一路走低,此機也降到29980、24980、19980元的新低,9個月降幅超過一半。
在大屏幕液晶市場上,目前索尼、三星、夏普雖然也推出FULL HD產品,而47WL66C的性能與之相比毫不遜色,但是價格遠低于這些新品。索尼46X200A、三星46F71B和夏普46G7價格都在3.5萬~4萬之間,無法對47WL66C形成威脅。
貶值排行榜 | ||||
名次 |
型號 |
原價 |
現價 |
降幅 |
10 |
夏新 32HWT3 |
9999元 |
5999元 |
4000元 |
9 |
長虹 4619P |
20980元 |
13980元 |
7000元 |
8 |
廈華 42T18 |
19980元 |
8980元 |
11000元 |
7 |
康佳 4011 |
14999元 |
8999元 |
6000元 |
6 |
松下32LX60D/32LX60DA |
11980元 |
7980元 |
4000元 |
5 |
三星 40R71B |
17990元 |
14990元 |
3000元 |
4 |
LG 42LC2R |
18900元 |
10900元 |
8000元 |
3 |
東芝 42WL66C |
21980元 |
11980元 |
10000元 |
2 |
索尼 40U200A |
16990元 |
9990元 |
7000元 |
1 |
東芝 47WL66C |
42980元 |
19980元 |
23000元 |
說明:表中我們排列順序的標準是產品的熱銷程度,排列在前面的必須是熱銷型號,但是排列順序不能單獨代表其性能或價格,突出的是性價比,名次排在前面的購買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