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屏質量遭質疑的風口浪尖上,今天又有業內人士向記者爆料稱,LG等離子電視因為顯示屏殘像問題嚴重,已遭到使用方深圳機場的撤換。
LG等離子電視屏殘像嚴重 遭深圳機場撤換
十一過后,外資液晶電視使用臺灣屏不明示給消費者的事情曝光后,外資品牌先是保持回避,然后集體辯稱:臺灣屏并不是質次價高的代名詞,只不過是因專業化生產而降低了屏的價格。
“顯示屏的質量直接決定平板電視的使用壽命。”今天,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負責人張適向記者披露,在去年深圳機場一次航班信息顯示屏招標中,LG低價中標150多臺等離子電視。該批平板電視投入使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其中有50多臺集體出現嚴重的殘像問題,導致無法正常顯示,鑒定的結果就是顯示屏的質量出現了問題。“不到半年的時間屏幕就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屏幕的關系。”張適分析稱,這很可能是因為LG在深圳機場使用的顯示屏不是自產屏,而是為了求低價而采購的外購屏。
9成消費者沒有關注過屏的壽命問題
張適表示,顯示屏不僅占到平板電視70%的成本,而且也直接關系到電視的圖象和使用壽命。外資彩電使用臺灣屏不明示給中國消費者,試圖依靠低價和大量的廣告推廣帶來的旺銷“不可能長久”,而且“會很傷這些洋品牌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高端形象和口碑”。
今天下午,記者在北京多家家電賣場看到,LG使用臺灣屏的液晶電視壽命標注為6萬小時,而其使用了自產屏的液晶電視標住為7萬小時。營業員說,以每天看5、6個小時計算,少一萬小時就意味著電視壽命減少二三年。
記者隨即采訪了近二十位消費者。9成消費者都表示,在購買時會關注彩電的品牌和價格,而對使用不同產地的屏電視使用壽命不同并不知情,“從沒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