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京舉辦的“06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高層論壇”上火藥味濃烈,國內平板電視廠商長虹、海信及TCL集體回應日系平板電視集體降價,稱其產品品質和國內品牌無大差異,而價格在前段時間降價后仍然虛高,還需要再降!據業內人士稱,這是國內彩電廠商首次正面對“平板電視元旦降價幅度達40% 國產品牌集體失語”報道的集體回應。
國內廠商“抱不平”
針對日系平板電視降價40%的說法,海信集團營銷公司總經理楊云鐸為日系廠商“三抱不平”。楊向記者稱:“第一是,真的搞不明白,國內彩電降價后,大家都不批評,為何索尼松下降價了,就要批評人家呢?第二是,索尼曾經是一個非常好的品牌,特別是前幾年,賣場的展臺多么好,現在不行了,還那么高的價格當然賣不出去了,不降價怎么辦?第三是,索尼平板電視的屏和國內多數廠商的一樣,技術也差不多,價格卻比海信的高好幾千。所以說,日系平板電視該降!而且預計他們還會降!”同時,楊稱,日系平板降價并不可怕,如果技術領先降價才可怕。
長虹電器(中國)營銷公司總經理郭德軒向記者表示贊同楊的說法,郭表示,在韓國,電器商店中只擺兩個牌子的電視,那就是三星和LG,這是韓企后學超過日系老師的例子,中國企業總是要趕上并超過老師的。他還表示,長虹不但要做制造大廠,還要做品牌大廠。
TCL TTE中國業務中心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羅秋林同樣站在了國內平板廠商的一邊,他從反面出擊,稱目前國內平板電視可和日系平板產品一樣滿足消費者的視聽需求,價格為何要比國外品牌低呢?
日系廠商“抱不平”
面對國內廠商的集體叫板,日系平板電視廠商松下坐不住了。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孝齊反駁說:“事實是什么?事實是松下產品的高品質體現在各個方面,舉一些小例子,松下電視的包裝箱和內包裝均是可降解原料(TOM科技記者注:可降解原料在處理時不會污染環境)制作,比不降解產品成本要高3倍;還有松下電視的14bit通路寬頻設計及電路模塊設計的價格都是國產產品的3倍,還有細致的產品質量檢測成本……”最后,田不無感慨地說:“我曾向日本松下反映這些情況,但日本松下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是世界統一,沒有考慮中國的國情。”但他還是表示,松下在2006年將會在中國再上一條面板生產線,形成規模化優勢,在不降低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考慮給中國消費者更低的價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主任陸刃波表示,洋品牌的價格還有降低的空間和條件,而國產品牌已經沒得降了。但陸反對索尼打價格戰,稱其應該專心做產品品質。因為以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價格戰很可能會破壞整個平板電視產業環境。這也是本次論壇多數專家呼吁的一個重點。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呼吁,價格已經基本上到底線了,不要再打價格戰了。同時,王呼吁國內廠商影響日韓廠商學習,在產品的精工細作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