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上廣電稱,其50英寸等離子電視機將在本周末由28800元降價至19990元,上廣電4218T等離子電視也將從13900元下調至11900元。甚至連平板電視市場領導廠商夏普也宣布,春節期間,夏普也將斥資2000萬元啟動春節期間的讓利活動,32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降價幅度將達到15%。
聯系到此前索尼、松下、日立、LG等幾乎所有的外資品牌都紛紛大幅下調其價格,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這是否意味著2006年平板電視市場價格戰依然猛烈?
在2005年國產電視廠商為了培育平板電視這一新興亮點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價格戰以及廣告宣傳以及渠道拉動輪番上陣,甚至出現了用傳統CRT電視的利潤來填補平板電視的利潤空洞的現象,其良苦之用心的確其到了作用。
在國產平板電視廠商的推動下,2005年國內平板市場增速驚人!國家信息中心近日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05年液晶、等離子電視銷售量達190萬臺,占彩電整體市場的16.70%,同比增長375%,成為家電零售市場的第一亮點。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家電課題組的數據更是稱,在大中城市,平板電視的市場價值已經超過了傳統的CRT電視。
同時,國產平板電視廠商獲得了短暫的利益回報,相關數據顯示,國內液晶電視市場,國產品牌零售量占有率猛增至80.39%,外資品牌卻下降到19.61%。在液晶銷售量排名中,前5位均是本土品牌,曾經風光無限的洋品牌無一入圍。等離子彩電狀況類似。對外資品牌已經構成了相當的壓力。
但是這一切的努力在轄上游平板電視面板核心技術的外資平板電視廠商紛紛大幅度下調產品價格,縮小與國產品牌的價格差的努力下,變得的不堪一擊!
由于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以及占了平板電視整體成本的約70%-80%的主要零部件平板電視面板的大幅度放量,外資平板電視廠商在這個時刻選擇大幅度下調產品價格,不僅可以獲取國產平板電視廠商辛苦培育進入高速增長期的平板電視市場果實,而且可以釋放平板電視面板的巨大廠能,可謂一舉兩得,但是卻苦了國產平板電視廠商,
本來在此前為爭奪平板電視市場市場份額,國產平板電視廠商已經接近了價格底線,少數企業甚至在賠本賺吆喝了,以致于國產平板電視廠商創維日前表示,本土液晶產品盈利已經降至盈虧平衡點,有的企業已經是在虧本賣產品,全行業盈利狀況非常不樂觀。
所以在外資平板電視廠商紛紛大幅度下調產品價格掀起價格戰的時刻, 國產平板電視廠商的處境很是尷尬, 國產平板電視廠商有兩個選擇,
第一, 大幅度下調產品價格對抗外資平板電視廠商,但是本來在平板電視上的利潤就低,再大幅度降價就是找死,有可能重蹈DVD行業價格戰之覆轍;
第二,不大幅度下調產品價格對抗外資平板電視廠商,即是意味著放棄辛苦培育的平板電視市場果實,外資平板電視廠商會給國產平板電視廠商以毀滅性打擊 ,這也就在等死了!
而元旦一戰,索尼、松下、夏普、日立、LG等幾乎所有的外資品牌都紛紛大幅下調其價格 ,而國產平板電視廠商反應淡漠即是意味著國產平板電視廠商選擇了第二條道路,不大幅度下調產品價格對抗外資平板電視廠商,即是意味著國產平板電視廠商在等死,要知道經過元旦一戰 ,據預測,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迅速提升,已經從原先的35%左右至少上升了10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有可能重新奪回半壁江山。
這也就是說,在2005年國產平板電視廠商用價格戰以及各種營銷手段含幸如苦地培育了平板電視市場使其逐步成熟,而在2006年平板電視市場開始步入快車道的時刻,辛苦培育的平板電視市場果實極有可能被掌握平板電視屏幕資源的索尼、松下等外資品牌摘取,而國產品牌只落得為他人作嫁衣裳!
所以為了擺脫國產平板電視廠商等死的局面,國產平板電視廠商必須盡快檢討自己的競爭戰略,國產平板電視廠商必須在研發以及平板電視面板資源發力,否則極有可能如創維彩電總裁楊東文所稱,國內彩電行業每5年一個輪回。
照此計算,到2006年,中國彩電業有可能重蹈2000年彩電全行業虧損的覆轍,今年上游企業出現的虧損已經是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