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等離子電視大約以平均每月1000元的降速迅速占領了中國電視行業的高端市場。在平板電視進入成熟期的2005年,等離子電視依舊保持甚至超越了這個降價速度,在年初售價還穩定在16000元左右的國產品牌42英寸等離子電視,在不到半年的短短時間內已經落到了萬元以下甚至9000元以下的市場零售價。
數字?高清?概念混淆的年代
等離子電視的快速降價,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可謂是有利有弊。利處在于消費者可以花費更少的錢買到較實惠的產品,看上清晰輕便的平板電視。但是如果換個角度來說,如此快速的降價一方面表現著科學技術發展的高速度;另一個方面,降價速度太快,生產廠家難免在各個環節縮減成本,以達到低價占據市場份額的目的。目前很多消費者對平板電視、數字電視、高清電視的概念非常模糊,加之廠家又往往只公布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的個別參數,消費者上當受騙的概率也就增大了。
因為國家還沒有推出一個完善的數字電視或者高清電視的標準,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自然也就不存在基本的的判斷標準與依據,只能聽信廠家的吹噓和促銷人員的只言片語,讓消費者在購買之后也難以判定是否上當受騙,只能對那些各種概念與技術上的促銷噱頭信以為真。
等離子電視你能高清嗎?
信息產業部電視電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全恩絕對是國內高清電視標準的權威,其所任職的信息產業部電視電聲研究所正負責起草中國高清電視標準。劉全恩表示,目前市面上銷售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采用的屏物理分辨率主要有1024×768和852×480兩種,最高也沒有超過1366×768分辨率。而這些分辨率的等離子電視不能完整地輸出圖像格式為1920×1080i的高清晰度節目內容,本質上還不能稱做高清電視。海信電器負責技術的副總經理王俊昌在接受采訪時也直言,“國內市場上九成等離子電視非高清”的說法基本符合事實,他表示,目前國內市場上鮮有42英寸的高清等離子電視,絕大多數都屬于標清等離子電視。國內等離子電視屏主要供貨商之一、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營業部科長王予翔也表示,國內大部分企業幾乎都是購買的標清屏,僅有一兩家企業的個別品種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采用的是高清屏。
但是,由于標準缺失,消費者沒有基本的認識,往往被促銷人員牽著鼻子走,普通消費者并不知道等離子電視還存在高清與標清之分。但企業在宣傳產品的時候則往往明確宣稱自己的產品都是高清等離子電視,而實際上這些只是標清等離子電視。消費者滿心歡喜的購買了一臺標稱是“HDTVREADY”的等離子電視,而這只是廠商玩的一個概念混淆。
作為消費者就真的一點鑒別高清電視的方法都沒有嗎?其實國內即將公布的數字電視標準中詳細規定了高清晰度電視標準和標準清晰度標準。符合標準的合格高清晰度數字電視接收機必須要同時滿足至少以下六個條件:
1.能接收、解調由高清晰度信號調制的射頻信號;
2.圖像清晰度上,必須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大于等于720線;
3.能解碼、顯示1920×1080i/50Hz或更高圖像格式的視頻信號;
4.圖像顯示的寬高比為16:9;
5.要能輸入、處理和顯示其它的圖像格式,如720×576等;
6.要能解碼、輸出數字電視聲音。
如果按這個標準來判斷,那么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等離子電視可能都達不到這個標準。不過這個標準為消費者提供了一些鑒別高清電視的技巧,防止被促銷人員的花言巧語而蒙蔽、上當。同時這個標準也成了廠商們的鞭策棒,靠混淆概念是不能站穩市場的,符合了高清電視的標準,才是生存、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