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眼中一提到大屏電視多數人會首先想到等離子和液晶電視,而常常忘記了同樣具有大尺寸屏幕的CRT背投電視。數字時代的到來,讓CRT背投電視在市場占有率受到了嚴重排擠,為了夸大平板電視的優勢,往往會將CRT背投電視的缺點無限放大,說的一無是處。如果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的話,CRT背投電視在這幾年中并沒有停滯不前,在技術上有了不少的改進和突破。在性能方面甚至并不輸與液晶和等離子,然而在一些人眼中背投電視仿佛成了數字電視到來時刻的犧牲品,成了平板電視的過渡品、淘汰品的代名詞。是誰妖魔化了CRT背投電視?是誰將CRT背投打入永不超生的地獄。。。。
市場真的不需要CRT背投電視了嗎?還是我們對它一直抱有錯誤的認識?看來我們有必要好好審視一下CRT背投技術,對CRT背投電視重新定位,為CRT背投電視作一次“平反”了。
隨著住房條件的改善,享有30平方米左右的大
客廳已經不是什么夢想了。很多朋友在擁有大客廳后,首先想到的是買一臺大屏幕電視機。大屏幕電視機,有很多種類,很多人一提到大屏幕電視機,首先就想到液晶、等離子電視,但是很少提到背投,即使提到背投,不是DLP的,就是LCD的,幾乎聽不到CRT背投的聲音。
在問及消費者為什么對CRT背投不感興趣的時候,幾乎都說CRT背投技術上已經落后、過時,甚至被淘汰了。也有人認為CRT背投是過渡產品,必將被液晶、等離子取代,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但是,有個有趣的現象是,在經濟高度發達的美國,CRT背投依然是大屏幕的主流產品。CRT背投真的如一些媒體和廠家宣傳的那樣不堪一擊嗎?如果仔細了解了背投的技術,并同液晶、等離子電視比較優缺點之后,也許看法會發生改變,相信也會得出結論,一定是有人在妖魔化CRT背投。
CRT背投的亮度不夠嗎?
對于準備購買背投的用戶而言,幾乎都把CRT背投的亮度問題作為一個疑團和障礙,認為背投亮度低,效果差。實際這種情況早就成了老皇歷了,CRT背投亮度問題早在幾年前就被攻克了,現在市場上的背投無論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大多數產品亮度絕對沒問題,在白天都可正常觀看,基本接近甚至達到顯像管電視機的水平了。
我們再來和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比較一下,一般的液晶電視,亮度超不過500NIT,等離子在1000NIT左右,實際觀看效果和CRT背投相差無幾。而且由于液晶是背后透光,所以個別液晶電視存在亮度不均勻的問題,而CRT背投則無此問題。
CRT背投的清晰度低嗎?
購買背投的另一個疑慮是清晰度低,其實這也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背投清晰度不但不低,而且可能比很多顯像管電視機還要高。筆者曾親自用一臺國產的51英寸逐行掃描背投電視機和一臺日產原裝的32英寸的寬屏電視機做過比較,節目信號采用CCTV的數字衛星信號,畫面采用CCTV的標準電視測試圖,考察水平清晰度,背投的水平清晰度完全超過顯像管電視機,在顯像管電視機上一些看不到的黑白相間的垂直線條的圖像,在背投上可以一覽無余。用背投通過有線看《新聞聯播》人物面部特寫鏡頭的時候,眉毛和頭發質地非常逼真,而顯像管的電視機則是模糊一片。加之大畫面,清晰度絕對不是什么問題,這點上您完全可以放心購買。
雖然現在很多液晶、等離子電視機都標稱清晰度達到1024*768甚至1366*768,但是對于觀看有線電視節目,則不需要那么高的分辨率,甚至普通有線節目在1024*768或1366*768的液晶、等離子電視機上表現的比CRT背投更差。
CRT背投的壽命短嗎?
造成購買背投的另一個障礙是使用壽命問題,其實這也是老皇歷了,現在背投使用壽命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的問題了。背投的壽命,就是投影管的壽命。早期的背投,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壽命有的只有幾千小時。由于對亮度要求高,要求投影管的亮度也要高,這樣導致發熱量加大,發熱量的增高,是導致投影管壽命降低的根本原因。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很好的解決了,比如有一家國產背投發明了新型的冷媒體,可以大大降低投影管的溫度,延長使用時間。一般來說,普通顯像管電視機的使用壽命在2萬小時或更高,而背投電視國產的做的最好的已經有達到2.5萬小時的,即使每天開機8小時,也可以使用8~10年,對CRT背投的壽命過分擔心的確有些多慮了。
而且CRT背投投影管老化后,只要更換投影管就可以繼續使用,而液晶電視如果液晶面板損壞、等離子一旦損壞,將無法修復。
數字電視,CRT背投效果更好
如果說看普通有線節目時,CRT背投比液晶、等離子電視機效果更好,已經得到證實,可以理解,但是說看數字電視CRT背投比液晶、等離子電視機效果也要好,可能很多讀者不能理解。
實際上,數字電視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詳細可以劃分為很多種類,如果以清晰度為劃分標準,可以劃分為標準清晰度電視和高清晰電視,前者就是我們目前看的有線電視或DVD水平的節目,也包括我們現在正在大力推廣的數字有線電視和少數城市正在開播的地面移動數字電視,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看的數字電視就是這種標清節目。后者是分辨率為1920*1080的節目,圖像為16:9,但是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普及,甚至等到HDTV普及的時候,現在買的所謂數字電視機已經該淘汰了。
收看標清節目,如果用液晶或等離子電視機,一定會發現效果很不如意,畫面顯得粗糙、破碎,色彩不自然,畫面過渡不均勻,而采用CRT背投看數字有線節目,效果明顯好于前者。
很多讀者也發現,觀看DVD,液晶、等離子電視機效果也不能令人滿意,和看數字有線的效果存在一樣的問題。而使用CRT背投,效果相對要好的多。
CRT背投PK 普通CRT電視
觀看DVD,很多讀者會說CRT背投不如CRT,這個情況的確存在,但是和CRT比較起來,CRT背投優點更多。
在購買背投時的疑慮中,還有體積笨重的憂思,其實CRT背投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占用空間,移動困難。
同樣是CRT,CRT電視和CRT背投,在技術上并不完全一樣,對于用于背投上的CRT,體積小,重量輕,一臺51英寸的CRT背投比一臺34英寸的電視機重量還要輕許多,而一臺34英寸的普通電視,重量有的接近100公斤。在現在的家庭中,特別是年輕人的家庭中,電視機并不是獨立使用的家電,很多家庭都和DVD、AV功放、音箱組合在一起構成家庭影院或視聽中心。在這種組合中,各種器材的搭配、擺放要求協調、一致,一般來說,功放、DVD、音箱也要占據一定空間。CRT電視,其厚度要遠遠超過DVD、功放、音箱,而CRT背投厚度比普通電視機要薄,和周邊相搭配的器材正好相當,既不突出,也不猥瑣,進退有據,十分和諧。
在年輕人的家庭中,經常改換電視機的位置,調整房間的布局和結構,轉換空間環境,以改善心情,是十分正常的需求。很多人認為背投體積大,重量沉,不如普通電視機挪動起來方便。其實,現在的背投不但比普通電視機要輕,而且很多背投的底座上都設計有輪子,一個人就可以輕松的移動和擺放,十分方便。
和普通CRT電視比,CRT背投的一個最大優勢是大屏幕,在4米左右的距離看電視的時候,如果是34英寸的電視,看起來就像一個小飯盒,和大房間比起來,很不諧調,顯得十分小氣。如果使用CRT背投,即使是51英寸的,也不顯得大,大屏幕自然要比小畫面清晰,就好比5寸照片要比2寸照片看起來更清晰一樣。這正是CRT背投的殺手锏。
CRT電視還存在枕形失真的問題,四個角的圖像變形,四個邊不成直線。很多CRT電視呼吸效應嚴重,當電視畫面明暗變化非常大的時候,畫面圖像大小也隨之伸縮。CRT背投則不存在這些缺點。
4:3對決16:9
CRT背投的另一個殺手锏就是4:3屏幕。目前市場上的大屏幕液晶和等離子,全部是16:9的,目前除了DVD節目外,普通有線有線節目全部是4:3的,而且很長時間內,16:9的節目不會得到普及的。如果用16:9的看4:3節目,一種情況是全屏顯示,您要忍受嚴重的圖像壓扁變形,即使是所謂的智能16:9模式,實際上也是要變形的,而且還有失去很多畫面。一種情況是保持圖像比例不變,但是16:9屏幕兩邊要浪費很多面積。特別是等離子用4:3模式看普通有線節目時,時間長了,還會在屏幕兩側留下兩道痕跡。
而用4:3背投看16:9的DVD,可以把DVD設置為信箱模式,同樣可觀看完美的畫面。
CRT背投同樣可看數字和高清
認為CRT背投是過渡產品即將被淘汰者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其將來不能看數字電視和高清。這個說法也是不正確的。
其實,觀看數字電視,并不需要專門的數字電視機,任何電視,只要外接機頂盒都可收看數字電視。我們現在正在大力推廣的數字電視,清晰度和CRT背投正好相匹配,只要接上機頂盒就能看。至于高清,至少幾年內還不會普及,而且CRT背投同樣有高清的和16:9的,在美國,收看高清電視很多都是用CRT背投。
對比度,不僅僅是CRT背投之痛
對于CRT背投,本身確實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對比度問題。由于CRT背投是采用反射方式顯像的,因此對比度提高上有一定限制。對比度如不足集中反映在亮度比較高的圖像時,分辨不出細節,陽光照射的人腦門,只是亮亮的一大片。還表現在比較暗的場景上,看著就是黑黑的一片。再比如河南衛視臺標的動畫播放的時候,強光閃過的一刻,對比度不高的電視,看臺標只是白茫茫的一片。
但是,對比度不夠的問題不僅僅是CRT背投的問題,目前的液晶、等離子電視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即使等離子已經達到10000:1的高對比度,但是和普通電視機比,對比度仍然還不是很出色。因此,對比度不足的帳不能都算到CRT背投的身上。
同樣由于是二次反射的原因,CRT背投的匯聚普遍表現不是很完美,觀察藍底白字的字幕,有時會發現有粉邊,這就是匯聚不良的表現,這個問題在液晶、等離子電視上當然不存在,但是在被認為對比度做的最好的普通電視上,也同樣存在,甚至日本生產的名牌29、34英寸電視機上也很嚴重。
尺寸和價格,CRT背投的殺手锏
和液晶、等離子比起來,CRT背投的另一個殺手锏就是大尺寸。雖然液晶、等離子也叫大屏幕電視,但是和CRT背投比還不夠大。液晶電視目前以32和37英寸為主,42英寸的價格較高。等離子也就是以42英寸為主。而且液晶、等離子都是16:9的,觀看4:3節目的時候,實際畫面要小的多,比如42英寸的16:9屏幕,在4:3模式下,畫面相當于34英寸電視的屏幕。而目前包括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電視節目,包括數字有線(就是我們現在推廣的數字電視),都將是4:3的。而4:3的CRT背投,最小的是43英寸的,50英寸是普及型的。如果在平板電視上看4:3節目達到50英寸CRT背投屏幕的面積,需要60英寸以上。而在3米的觀看距離上,50英寸電視已經不算大了。
CRT背投最大一個殺手锏就就是價格。目前37英寸液晶電視主流產品價格在1.5萬左右,42英寸等離子主流價格應該在1.2萬左右。而即使是日本名牌的CRT背投,50英寸的也不超過1萬元,甚至有的只要七八千元。而一些國產的CRT背投,價格只要五六千。對于CRT背投這種技術比較成熟的產品,國產和進口產品相對差距小,個別方面比如使用壽命方面有的國產背投掌握了投影管降溫技術,壽命甚至比某些進口品牌的還要長。再比如60/75Hz變頻逐行掃描,國內產品比較領先,國產的和進口的大有一拼,不但銷量上占有一定優勢,而且還打入了美國市場。而50英寸以上的等離子,價格都在2.5萬元以上,46液晶電視有的比一臺轎車還要貴,不具備CRT背投的價格優勢。
現在,是不是覺得CRT背投被妖魔化了呢?CRT背投有缺點,但是其缺點,普通電視、液晶、等離子也有,而其在大畫面、低價格的方面的優勢也同樣明顯。平板電視廠家出于促銷自己產品的目的,把CRT背投的一些缺點無限放大,也是可以理解的商業策略,但是作為普通消費者,則不能人云亦云,被某些廠家誤導,應該認識到CRT背投、液晶、等離子的各自的長處和不足,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