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科學家們日前發現:液晶態單分子可用來存儲數碼信息,在目前的實驗中,它可紀錄多達1024bit的圖像信息,這一發現很可能改變未來信息存儲技術的發展方向。
據外電報道:這些科學家采用頻率在400MHz左右、內含1024個不同頻率的電磁脈沖沖擊由19顆氫原子組成的液晶態單分子,每個頻率的強度不同,有的代表0,有的代表1,通過這些電磁脈沖將信息保存到液晶態單分子中,當需要取出單分子內存儲的信息時,只需再以近似頻率的電磁脈沖沖擊分子,然后以核磁共振(NMR)儀器讀出原先存儲的信息即可。
這項技術現在仍處于實驗室階段,其試圖保存的圖像則是32x32像素的黑白圖像,當這一技術更加成熟時,就可存入容量更大的文件。科學家們還指出,目前雖已確定分子對電磁脈沖有反應,但仍無法解析其原理。